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学习>文章页

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尊崇者、维护者、执行者——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心得体会

http://www.scjgdj.gov.cn/  (2020-05-13 09:04:22)    

省政协办公厅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龙伟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不成秩序。在现代化社会中,制度一词早已司空见惯,广义来说,是一个团体组织实现某种管理的基本手段。对国家而言,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本,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13项具体内容,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可以说,制度是此次全会的核心词、关键词,据统计在仅有5000字的全会公报中,制度一词就出现了“77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在于执行、在于落实。因此,《决定》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那么,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过程中,应该正确制度意识,积极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尊崇者、维护者、执行者。

坚定制度自信,做制度的尊崇者。对制度的尊崇,要从情感上认同、从理论上信仰制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做到“识”“知”“信”,在尊崇制度方面走在前,不断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系统把握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一是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体系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党经过长期的认识、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涵盖党的领导、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内容的党的领导制度、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有宏观制度、微观制度,有顶层设计的制度、基层实践推广的制度,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各项具体制度,但需牢牢把握的是在制度体系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以坚定政治方向。

二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并发展于中国大地的历史脉络。人类历史表明,要建立一套成熟、定型的制度系统是需要经历几代人的艰辛曲折探索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也是经历了几百年时间才发展成现今模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近代以来,清廷开明官员、社会仁人志士都先后通过改良、变革、改革等方式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制度模式,但都没有为中华民族发展找到正确的出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制度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确定国体、政体,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奠定基础;改革开放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三是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迸发出的实践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制度体系,在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中得到了反复检验和证明。譬如集中全国力量迅速应对汶川大地震,集中力量攻关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集中力量脱贫攻坚,集中力量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性、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和有力证明。正如在《决定》中指出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两大奇迹”,具有的13个显著优势,正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尊崇制度的应有之义。

强化使命责任,做制度的维护者。对制度的维护,根本在于保障其权威性、严肃性,才能确保已建立的制度正常运转发挥作用转化为治理效能。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把维护制度挺在前,具体可以是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制度、可以是同违反制度者作斗争、可以是促使制度创新完善。

一是把自觉循制作为一种习惯。制度的本质在于规范人的行为、核定行为边界,被遵守是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底线。对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就是最重要的制度和规矩,能否发自内心遵守党纪国法,考验的不仅是党员干部忠诚与担当的政治素养、诚实信用遵守诺言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也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回顾那些受到被法律处罚、党规处置、政务处分的党员干部,哪一个不是视党纪国法于不顾、视制度于不见,不遵守制度、不敬畏制度,最终沦为阶下囚。

二是坚决同违反制度的行为作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了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有的人对制度缺乏敬畏,根本不按照制度办事,甚至随意更改制度;有的人千方百计钻制度空子、打擦边球;有的人不敢也不愿遵守制度,甚至极力逃避制度的监管等等”。因此,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增强斗争精神,自觉与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制度权威,从而形成人人敬畏制度、人人维护制度、人人落实制度的良好局面。

三是尽己之力推动制度完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前者推动后者不断巩固提升、后者促进前者不断成熟定型。正是在这个动态过程中,不断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主要问题,必然要求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弥补短板。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炼有效做法,完善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的相匹配的制度,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添砖加瓦。

强化制度约束,做制度的执行者。制度始于规定,成于执行。制度的执行既包括个人接受制度对行为的约束,也包括组织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罚。制度只有被执行才能体现其刚性的约束力。对党员干部来说,执行制度一方面是遵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内容规定,内化于心;另一方面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系列要求,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

一是从严执行。把“一严到底”贯穿到制度执行全过程,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没有特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严格按规则办事、严格按制度行权、严格按党规党纪律己,坚决防止“选择执行”“变通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实不走样不变形。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从严查处,杜绝“破窗效应”。

二是在实践中执行。要做制度执行的“行动派”,而不是“口号派”,不能将制定的制度写在纸上长期处于“睡眠状态”,也不能将制定的制度挂在墙上束之高阁当“装饰品”“稻草人”,要不折不扣执行中国特色社会而应该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

三是增强执行本领。制度执行并非易事,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调动、增强各方主体制度执行力,归根结底还是增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制度执行力。增强执行制度的政治定力,坚持原则,坚决同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作斗争,在涉及制度层面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毫不含糊;增加“八种本领”,尤其要增强工作专业能力,熟练理解和掌握相关制度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提高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既能保证立足实际又能体现上级精神的执行水平,推动制度变现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