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学习>文章页

索玛花开正当时
——记奋战在凉山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帮扶干部

http://www.scjgdj.gov.cn/  (2020-04-29 11:04:42)    

省直机关工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蒲波

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又名映山红,彝语称杜鹃花为“索玛”,即迎客之花,古代诗人就留有“水蜂岩蝶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的佳句。索玛花是我国三大天然名花之一,花色洁白中透着粉红,被称为“高山玫瑰”。

每年4月至7月,凉山漫山遍野的索玛花次第盛开,五光十色,绚烂芬芳,花香四溢,构成了花的世界。从初春到盛夏,各类索玛花从低山到高山次第开放,一簇簇深红、浅红、黯红、白色、紫色、黄色的索玛花竞相开放,争鲜夺艳,五彩缤纷,把连绵起伏的群山装扮成花的海洋,其品种之繁多、造型之优美、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索玛花是彝族人的族花,彝族人认为索玛花是最美丽、最吉祥的花,常常用索玛花来比喻美丽的女子。就像他们常说的那样,蓝天上最美丽的是金色的太阳,夜空上最美丽的是圆圆的月亮,春天里最美丽的是明艳的索玛花。

当我第一次见到群山上的索玛花时,就立刻被它的美丽形象所深深地打动了。4月下旬,按照单位统一安排,我们一行三人到金阳县调研定点扶贫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到大凉山。春天的金阳县天气复杂多变,往往头一天还是艳阳高照,第二天就是雨水滴答。我们乘坐的车子从西昌出发,到金阳县城足足走了五六个小时。一路上,小小的车子在莽莽的群山之间穿梭盘旋,时而急遽上升,时而又陡然下行。很少走这么险峻的山路的我,被当地司机师傅暗暗嘲笑了。心里一阵阵紧张,只好把目光百无聊赖地投向车窗外。

直到,路边那一片姹紫嫣红突然跃入我的眼帘。目光所及之处,看到一大团一大团雪白的、粉红的、金黄的、桃红的索玛花开在路边的山上。从山路所在的山脚一直到山顶,花海浩瀚。再加上薄雾的飘动、聚散,那些山上的索玛花,在雾气间若隐若现,顿时仙气升腾。那一段路,因为索玛花的突然出现,让我忘了所有的恐惧,心间生出好多莫名的美好和感动。

几乎是在一瞬间,我想到了奋战在凉山脱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帮扶干部们。

凉山,贫甲天下,苦甲天下。一直以来,贫苦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给外界留下的最深印象之一,贫穷、吸毒、艾滋等残酷字眼挥之不去。大凉山对于多数人来说也许就是陌生又熟悉的“另一个存在”。曾经,这里有的家里人畜混居、一年四季顿顿吃土豆,有的家里席地而卧、孩子7岁还没洗过澡,有的彝族群众一辈子连县城也没有去过。

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四川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379个省级机关、高校、国企、医院、金融机构等单位,一共下派了1521个驻村干部下沉到凉山州的村上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来自省级部门、正在脱贫攻坚前线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驻村干部。

在丝窝乡碰到的一个驻村干部,一直被同行的驻村队员调侃“家里有矿”,因为他家里确实有矿山正在开采,私家的奥迪被他拿到村上驻村队公用。他全身上下都穿着奢侈品,每个月的补贴还不够他的油钱,而且家里还有两个几岁的孩子。但他已经在村上扎根了两年多,谈到脱贫攻坚政策、中药材种植,已经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成了专家。不忙的时候,他们还主动走村入户,有时也在村委会办公室前给老百姓放电影。谈到有没有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他很干脆地说“没有”。

在马依足乡碰到的一个驻村干部,是从德国留学回来的“海归”。一对龙凤胎五个月了,他只回家看过一次。因为老人没法照料,家里请了两个保姆。妻子虽然支持他,但有时候想起自己一个人带两个娃的心酸,也曾经一气之下拉黑过他。

在寨子乡碰到的一个驻村干部,胡子拉碴,皮肤黝黑,一见面他开玩笑说离他远点,已经一个月没洗澡了。那是一个高寒乡镇,通村公路修在悬崖峭壁之间,车子一打滑就有坠入千米之下金沙江的危险。因为抢工作进度,他们4个队员租了一间当地群众的房子,在里边既办公、又做饭、还睡觉。他家属一次偶然摔断了腿给他打电话,他没有办法,只有叫她打120,等他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一天以后。讲到这里,这个30多岁的汉子就要流下泪来。

在凉山脱贫攻坚一线,有许许多多这样敢打敢拼的干部。一双双泥鞋,丈量着山村的路;一本本工作簿,记载着扶贫的事;一根根早生的白发,“数”说着他们的辛苦。正是广大扶贫干部倾情奉献、忘我付出,我们交出了史上最好的脱贫成绩单。到去年底,全州11个深度贫困县有4个摘帽,贫困村从2013年底的2072个减少到去年底的300个。正是有这样一支 “扶贫铁军”,我们才书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奇迹!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就像滚石上山、爬坡上坎,越往后难度越大。凉山彝区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目前全国剩余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6个县有4个在凉山,全省剩余未脱贫摘帽的7个贫困县、300个贫困村全部在凉山,全省剩余20.3万贫困人口中的87%也在凉山,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需要驻村干部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努力、再努力,精准、再精准,保持冲刺姿态、攻坚状态,确保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完成,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每当我们下班回到家的时候,桌上是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那是我们的父母在默默地为我们操劳;每当我们身体不适时,那是爱人在默默地照顾;当我们能安稳地入眠,享受着岁月静好时,也千万别忘了,有这么一群可爱、可亲、可敬的驻村干部,他们抛妻弃子、远赴大凉山的贫困最深处,正在为当地群众的脱贫奔康而努力奋斗。

去年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这是对驻村干部们莫大的关心、关爱与关怀。

今年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当历史来到21世纪的第20个年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驻村干部们将参与并见证这一伟大成就,这是何等的光辉与荣耀!

驻村干部很辛苦,这是社会各界的一致评价。这些驻村干部身上体现的脱贫攻坚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满满的正能量。这是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是心系群众的为民精神,是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是万众一心的奋斗精神。

莫泊桑在《一生》中写下:“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而今,驻村队员们依然奋战在大凉山脱贫攻坚的最前线,他们正以燕子垒窝、蚂蚁啃骨的恒心,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以甩开膀子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不怨天尤人、不等待观望,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不负时代所望、不负人民重托。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不恰似正开得浓烈鲜艳、如火如荼的索玛花吗?

索玛花,静静地生长,静静地开花,静静地绽放。一朵小花,可能并不惹人注意,但当你从远处观赏时,那一簇簇花朵,铺天盖地,漫无天际,绵延铺展,正是蓬勃的朝气、青春的风采、怒放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