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征文>文章页

内江市委办督察室关于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促进营商环境改善的调研报告

http://www.scjgdj.gov.cn/  (2024-01-31 16:46:07)    

党中央、国务院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稳增长稳预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两次讲到“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市委全会也把“优化营商环境”确定为六项重点任务之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现代化内江,是内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的战略安排。

在一定意义上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运行是营商环境面临的最大痛点、堵点和难点。为进一步做靓“乐业内江·甜蜜回报”城市营商环境品牌,不折不扣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努力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便捷、更周到、更高效的服务,近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明晰内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运行短板,力求突破制约内江行政审批瓶颈,提出对策建议,以迅速推动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效支撑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一、内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运行现状

(一)“综窗”运行日趋完善。一是科学精准入驻。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实质建设,市本级已进驻11个单位14名人员,已建立“一窗受理”服务模式。二是分步有序推进。市本级前台由住建、自规分别2人负责接件,由政务服务1名项目管家,通过“综窗账户”推送到各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受理、审批,后台由发改、水利、应急、城管、人防、通发及水务、电网、电信、华润等分别安排专人参与审批。三是县区协同发力。各县(市、区)按“分阶段”“分领域”2种接件模式运行,正积极探索“综窗账户”运行模式,重点关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流程再造、简并优化,减少办理流程和耗时。

(二)服务质效明显提升。一是突出“减”字抓效率。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承诺制”等模式,实现全流程办理总耗时由90个工作日压缩为60个工作日、压缩33%(其中,社会投资项目55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60个工作日),审批要件由284项压减为171项、压减40%,大幅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步提高审批效率和企业体验感。二是突出“稳”字抓实绩。各审批环节未出现审批不及时被系统“超期预警”的情况。2022年,全市审批系统共办理审批事项3432件,其中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628件、工程建设许可阶段578件、施工许可阶段1360件、竣工验收阶段866件。2023年1-3月,全市共办理审批事项1040件,其中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185件、工程建设许可阶段203件、施工许可阶段494件、竣工验收阶段158件。三是突出“优”字抓进位。2021年,我市营商环境考核全流程行政审批时间为37个工作日(全省第17名)。2022年,初步梳理的全流程行政审批时间为26个工作日,预计全省排名第10左右(参照2021年测评结果)。

(三)审批改革成效初显。一是强化“全程网办”。全市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全部纳入工改系统线上办理,着力规范审批流程,实现全流程网上审批。二是优化工改举措。在优化施工许可证、联合验收办理流程上下功夫,分项目类型编制办事指南,以压减审批时间、压缩审批环节、降低成本赋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运行。制定《内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考核方案(试行)》,重点对省工改办通报的“并联审批率、联合审图率、联合验收率、一张蓝图、区域评估及告知承诺制”6个方面进行考核,采取“月通报数据、月自查整改”方式,形成工作闭环。三是加强过程监管。积极探索建立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贯穿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落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优化质量安全管控方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还需加强。一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资料仍不够精简。二是“一窗受理”能力仍需提升。三是办事流程和指南还可再优化。

(二)企业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仍有差距。对项目审批时间的理解,实际存在三个不同角度:系统审批时间、实质审批时间、企业办理时间。

(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不够畅通。

三、下步对策及建议

(一)推行“帮代办”模式,增强企业“获得感”。一是建立“帮代办”团队。采取“编制内+编制外”结合方式,以各部门抽调的熟悉项目审批的业务人员为主,聘请部分专业资料员,增大服务供给能力、发挥更大服务效益。二是明确“帮代办”专员。依托“一企一策”信息底数,对重点项目实施“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4个流程全覆盖服务,由“帮代办”专员团队明确1名“帮代办”专员全程统筹协调。三是实行“帮代办”服务。大力推行“认真讲、照单收、容缺补、上门送”的个性化帮代办服务模式,着力提高资料要件“通过率”,把能办的全都提前办好,把围墙外的事全部帮办到位,最大限度服务于企业,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质效,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好主业、做强实业。

(二)创新审批“加减法”,提升服务“优质度”。一是强化资料要件规范化管理。根据省工改办《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2021年版)》,立足内江实际,优化调整申报要件,差异化编制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资料要件清单,提高资料要件审批的精准度。同时,做好“帮代办”专员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准备资料要件服务工作。二是着力审批时限标准化压减。推行“按需整合、压减时限”的模式,重点对审批系统受理前、部门实质介入的事项进行优化,通过OA协同办公系统尽快完成签字、上会等程序,避免因内部工作原因延长审批时限。三是提高审批环节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线下审批流程,砍掉一切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对程序性、一般性资料要件审核,通过“边审核、边送签”方式,做到压减系统审批时间、规范线下审批“两不误”,全力推动审批流程创新,及时解决系统线上审批问题,提升系统运行顺畅度,确保审批环节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三)聚焦指南“标准化”,探索路径“便捷化”。对照57个审批事项、284个审批资料要件,重点从企业角度梳理最优化的项目推进流程,明确不同类型项目各审批环节、各材料要件的逻辑关系,制定标准模板、项目审批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为“帮代办”专员及企业提供具体、详细的参考,也为审批部门之间书面约定提供遵循,避免不同人员、不同时间对同一事项(程序、规范、标准)的理解、要求发生偏差,出现企业“多头跑”“来回跑”现象,努力实现一个指南“一看就懂、一办就成”。

(四)打造“全链条”体系,构建审批“闭环性”。一是建立“帮审”机制。组建“后台联审中心”,与“帮代办”专员团队会同企业,全面分析、研判、会商项目涉及的各项审批任务,列出“任务书”、绘制“作战图”、明确“时间表”,指导完善资料要件。前台“综窗”及“帮代办”专员不参与后台审批、后台审批人员不参与前台接件、帮办代办,通过相对分离加强审批过程监管和廉政风险防控。二是建立“帮促”机制。压紧压实自上而下的责任链条,成立“帮代办”领导小组,探索搭建“一办一专班四小组”组织架构,建立《内江市“帮代办”服务工作机制》,明确市级领导带头分工联系“帮代办”任务,示范带动市级部门及7个县(市、区)健全完善“1+7”工作体系,加快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实现审批流程全覆盖帮促服务。三是建立“帮考”机制。坚持把市场主体满不满意、项目审批快不快、任务完成好不好作为考核标准,建立“每月汇总、季度通报、半年测评、年底回看、适时督导”工作推进机制,倒逼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同时,将“帮代办率”“帮代办企业满意度”2个指标纳入考核,加大对“帮代办”专员的奖惩力度,做到考真、考实,考出积极性。

(内江市委办督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