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省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推进会>文章页

坚持政治统揽  发挥表率作用
推动机关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

http://www.scjgdj.gov.cn/  (2020-04-10 14:18:00)    

省扶贫开发局党组

省扶贫开发局党组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手抓党建主责、一手抓扶贫主业,实现了机关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一体推进。

一、落实主责把方向。局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全局、保落实作用,以学习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为抓手,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和班子队伍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证。一是深化学习强引领。结合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三级书记讲党课”,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站在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认识脱贫攻坚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确保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在全省精准落地落实。二是落实责任强推动。制定出台《加强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44项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化分解、绩效化管理、责任化落实。把机关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同考核,推动党建工作更好服务脱贫攻坚。三是创先争优强示范。抓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贯彻,认真开展“四好一强”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深化党员积分制管理,引领激励机关党员立足岗位争创先进。2019年,局党组被省直机关工委表彰为“四好一强”活动先进班子、“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单位”。认真组织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累计共2个集体、12名个人获全国脱贫攻坚奖,50个集体、220名个人获全省脱贫攻坚奖,在全社会树立了见贤思齐、实干脱贫的正确导向。

二、集智聚力促融合。始终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按照“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工作思路,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助推群众脱贫的强劲动力。一是组织建设向攻坚聚合。建立局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脱贫攻坚“三个清单”,协同相关部门建立领导包片联县、支部包县联村、党员包村帮户制度,层层分解任务,紧盯紧促紧抓。深化党建扶贫“联述联评联考”,把脱贫成效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纳入党员干部年度目标考核,构建起三级组织抓扶贫、全局合力促攻坚的格局。二是干部力量向攻坚聚集。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凝心聚力投入攻坚战斗,重视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识别、选拔干部,着眼实战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去年以来,局机关先后从一线选调13名年轻干部,选派4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开展培训项目32个、培训7275人次,提拔重用33 名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全省扶贫系统受到提拔的干部累计达400多人,各级干部干事热情和担当精神大为激发,为决战脱贫攻坚集聚更多力量。三是活动开展向攻坚聚焦。围绕研究破解脱贫攻坚重难点问题开展主题党日、党建宣传、党员示范等活动,让机关党员干部在攻坚克难中走在前、作表率。去年来先后开展“红军走过的地方脱贫攻坚”专题座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该怎么办”专题研讨、“我为脱贫攻坚献一计”专题调研、“抓党建、战疫情、促脱贫”专题宣传等活动,形成一批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为民服务解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基层干部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是战深贫惠民生。牵头为凉山州量身定制12个方面34条综合帮扶支持政策,打通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控辍保学等末端见效“最后一公里”;对标对表补齐藏区住房安全、教育卫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弱项。2019年,深度贫困地区完成18.7万贫困人口脱贫、635个贫困村退出、21个贫困县摘帽,凉山州实现贫困县摘帽零突破,藏区区域性整体贫困总体解决。二是抓整改纾民困。认真开展中央、省委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对标整改具体问题41个。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等活动,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及不精不准、不严不实问题专项整治,清理扶贫领域工程项目22.09万个,基层填表报数事项减少56%,留痕事项减少48%,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74%;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发现问题专项整治,出台成果运用指导意见,确保所有问题在今年6月底前解决到位。三是赴基层解民忧。组建7个督战工作组分赴未摘帽的7个深度贫困县、未退出的300个贫困村联合作战、蹲点参战、巡回督战,一线解决群众在“两不愁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四不摘”等方面反映的问题。坚持常态化明察暗访,将处长转任一级调研员的同志确定为督查专员,分片定期深入一线开展督查指导,针对贫困群众关心的急难现实问题,蹲点督导、现场协调、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