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加减乘除法 巧解脱贫方程式
坚决确保甘洛县精准脱贫工作决战决胜

http://www.scjgdj.gov.cn/  (2019-02-28 14:49:38)    

2017年12月,省委确定省监狱管理局为甘洛县新增定点帮扶单位,负责帮扶乌史大桥乡布衣、二坪、沙都、木色尔库四个极度贫困村。该乡地处大渡河大峡谷悬崖峭壁之间,土地贫瘠、信息封闭、通乡通村公路几乎为零,是全县自然条件最差、贫困发生率最高、脱贫任务最重、脱贫难度最大的乡。全乡七个村都是贫困村,其中省监狱局帮扶的四个悬崖村贫困户达 321户148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7.2%。

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省监狱管理局党委领命出征,先后三次专题研判,领导班子成员先后14次实地调研督导,广泛收集县乡村干部群众意愿110条,对标凉山州“村一低七有、户一超六有”,研究制定交通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十大举措,重点突出监狱消费优势,开展以购代捐,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帮扶,提高产能效益,确保有效增收。利用法治资源,开展法治扶贫,推进法制宣传、禁毒防艾、移风易俗,促进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同步实施支部共建、教育扶贫、结对帮扶等帮扶项目。充分运用“加减乘除”法,切实帮助四个村脱贫攻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赢得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广大贫困群众的拥护支持。

一、促进产业发展,在持续增收上做好“加法”

根据土地承载量、劳动力及市场需求,持续改良当地核桃、土豆等优势农林品种,壮大种养规模,针对性制定“一户一策”,以“四条路子”确保贫困户家家有增收门路:兜底回购促增收,重点扶持花椒、中药材、土蜂蜜、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并打通销路,在优先保证市场需求后,兜底回购土豆、核桃、萝卜、鸡猪等农畜产品价值308万元,仅此一项实现2132名村民人均增收1447元。合作运营促增收,资助40万元创立4个农业合作社,注册推广品牌,统一包装销售,运转半年实现盈利23.5万元,集体经济人均收入达到110元,极大鼓舞了贫困户信心。网络产销促增收,积极探索“企业+农户+互联网”产销模式,规划筹备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延伸项目。积极牵线矿泉水灌装、文化旅游等公司到甘洛调研考察,帮助乌史大桥乡作产业长远规划,设计多点多极增收方案,助推本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培训技能促增收,积极组织种植养殖、电器修理、物流运输等各类技术培训28批次,并向社会企业推荐就业,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二、瞄准贫困症结,在源头治理上做好“减法”

针对早婚超生、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久病致贫、吸毒贩毒、酗酒致死致残等致贫因素,精准把脉,“四个注重”靶向治疗。注重教育引导,摒弃不良习惯。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编制歌谣《乌史乡歌》,印制《村规民约》手绘连环画册、挂历,全覆盖逐户发放,教育群众崇尚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促进诚信友睦、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等新风良俗有效形成。注重生活成本,减少生产开支。通过全覆盖结对认亲,针对性帮扶慰问,分期分批赠送鸡苗、猪仔、农药、化肥、种苗、耕地机、棉被、粮油等生产资料和日常用品折合现金37万元,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减少开支,降低生产生活成本。注重健康医疗,减少因病致贫。两次组织系统内医疗专家小组进村开展健康体检和义务诊疗1500人次,捐赠药品及医疗器械价值23万元。常态化轮训全乡12名村医。主动帮助申请伤残鉴定及协助医疗费用报销17人次。注重法律服务,减少矛盾纠纷。选派5名公职律师,兼任“一村一法律顾问”和“一校一法治副校长”,编译发放《农民工外出务工维权手册》等法治书籍2000册,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活动52件次;组织《美丽的山寨我的家》《乌史新风尚》等“禁毒防艾”文艺汇演4场次,播放《十八洞村》《情满彝乡》《马背上的法庭》等法治电影48场,群众法治素养明显提升,2018年乌史大桥乡治安发案率大幅下降,刑事犯罪率降至为零。

三、 强化力量融合,在资源统筹上做好“乘法”

追求扶贫效益乘数倍增,全省监狱系统派出扶贫干部9人,如星火燎原,团结当地干部群众和各方社会力量,以“四个抓手”合力构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攻坚阵营。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支援村支部党建工作,全新打造村支部活动室,做实“三会一课”,协助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6人,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7人,组织党员开展结对共建活动20次,组织乡村干部到监狱参加警示教育4批70人。抓实干部为民服务,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及时消除贫困户住房隐患2起,合力化解7起村民纠纷,疏通2户不愿搬迁的贫困户思想工作,解决群众改水改电等实际困难520件次,四个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抓细骨干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农民夜校等载体,培养法律明白人22人、致富带头人44人,培养了一批永不流失的农业“土专家”“田秀才”。抓深社会资源引入,邀请社会企业、知名专家学者和爱心人士,为当地脱贫摘帽捐钱捐物,献智献力,制定脱贫良方,撒播脱贫希望,推动扶贫效益持续倍增。

四、破除落后思想,在精神脱贫上做好“除法”

破旧立新,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四个激发”,彻底破除村民软懒散思想,坚定脱贫奔康的信心和斗志。激发其热爱劳动的奋斗意识,鼓励群众勤劳致富,组织群众义务劳动2000余人次,让群众在劳动中挥洒汗水,在奋斗中体会喜悦。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扶志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每学期开展一次涵盖非贫困户家庭助学活动,慰问师生,添置教学教育生活用具。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编写、教唱新风歌《索玛花开》并唱响至央视舞台。激发其实干苦干的创业意识,定期开展“种养产业、内务卫生、良好风气”三项评比并给与物质奖励,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和激励手段,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转变其惰性思维,实现“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激发其自力更生的拼搏意识,分批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发达乡镇,开展“我为什么穷,我可以不穷,我能更富裕”主题讨论,让贫困群众在比较中寻找差距,在比较中激发斗志,培养树立勤劳致富的拼搏意识,变短期被动输血为持续主动造血,实现物质与精神同步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