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他山之石>文章页

于无声处悟精神——福建省直机关党务干部赴东山开展进一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活动纪实

http://www.scjgdj.gov.cn/  (2015-08-24 15:33:30)    
 

  这里,曾经风沙肆虐,寸草不生。漫天黄沙不断吞噬着家园,百姓守着种不出粮的土地,声声叹。灾荒和贫困,成了当地干部群众心头挥之不去的愁。 

  而今,成片葱翠的木麻黄似一排排冲锋在前的战士,挡住了劲风,制服了顽沙。穷壤成沃土,秃岭变青山。百姓的眉头舒展了,昔日的荒凉沙岛已成生态绿洲。 

  改变,源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点赞的共产党员、一位在福建东山县百姓心中久久难忘的老书记,谷文昌。 

  7月8日至10日,省直工委组织23个省直单位50名机关党务干部赴东山县,重温谷文昌一心向党、无私为民的先进事迹,深入开展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活动。 

  风雨中,实地走东山 

  一辆中巴,一辆大巴,奔驰在满是绿意的高速路上。出发当日,受台风“莲花”影响,五个半小时车程,一路雨未歇,或疾或缓。风雨中的东山可好? 

  抵达时已是19:30。夜幕下的东山,乌云压顶,依稀可见高高矗立的木麻黄,在风雨中摇曳。风裹挟着雨,冲刷着路面,吹得窗户沙沙作响,一夜未歇。 

  9日上午,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朱清率队前往谷文昌纪念馆。展馆中,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翔实的文字,再现了自1953到1964年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矢志不移,从根本上改变东山生态环境的动人情景。寒风里、烈日下、沙丘上、工地旁,一幕幕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兴水利的场景中,总能见到谷文昌瘦削的身影冲在前。在一张黑白照片前,不少同志久久驻足。那是1970年,被下放到宁化县的谷文昌和群众一起抬石头的图景。照片中,已近花甲的他,粗衣破帽,脸庞黝黑,躬着近90度的背,和工友一起扛巨石。“党的干部,就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信任我们”“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半个世纪前的质朴话语,如今依然掷地有声。俯下的是身段,树起的是标杆!一帧帧照片,串起的不止是百姓口口传扬的感人故事,更为后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 

  从纪念馆出,拾级而上。在成片高耸的木麻黄林中,静静竖立着一尊墓碑。墓碑上的谷文昌雕像目光如炬,深情地望着脚下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土地。“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百姓在一起,和东山的大树在一起。”这是谷文昌一生提过的唯一要求。斜风密雨寄哀思。当年矮小的木麻黄,历经风雨的洗礼,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守护着长眠于此的老书记。谷文昌赋予这片曾经的沙岛以盎然生机,漫山的木麻黄见证了他的丰功伟绩。一位共产党人,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党的为民宗旨,在老百姓心中活成一株常青树,根深向阳,枝繁叶茂,洒向大地一片荫。在谷文昌雕像前,全体人员敬献花篮,并向谷文昌雕像三鞠躬,深切缅怀和追思谷文昌的光辉一生。 

  在东山县行政服务中心,朱清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党建工作情况。“行政服务中心现在有多少党员?比例是多少?”“群众通过什么渠道来评议我们党员的工作?”当得知中心管委会主任吴彩云6月份刚从县直工委常务副书记任上转至中心时,朱清表示赞赏:“东山县对窗口的党建工作是重视的!”他同时寄予厚望:“今天我们学习谷文昌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群众看得见的地方,把党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展示出来。一定要设立党员先锋岗,在服务群众的一线考察培养干部,把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党的阵地,以党建服务发展,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希望东山在这方面能做出表率!”他还现场采访了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您对这里的服务满意不满意啊?”“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速度也快,满意!”“喏,这是服务中心的吴主任,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向她反映。”朱清微笑着向其介绍。 

  随后,朱清一行参观了东山旗滨玻璃厂,实地观看了玻璃从配料、熔化、成形、退火到切割等五个生产流程,感受旗滨玻璃项目从“一粒砂”到“一片玻璃”再到“一大产业”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规划。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东山的发展令人欣喜,亦振奋人心。 

  激荡中,共忆谷公情 

      生是一粒种,去留一片荫。亲临台风中安然无恙的东山,尤能感受谷文昌心系百姓疾苦的公仆情怀和伟大的人格力量,也深为东山人民对谷文昌的那份深情和挂念所感动。    

      9日下午的座谈会上,省直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和省、市、县三级党务干部齐坐一堂,围绕“讲谷文昌故事、做谷文昌式的好干部”,作主题交流发言,畅谈学习体会。 “对党忠诚,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品质。无论是‘三严三实’,还是‘四有’、‘四个人’要求,对党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学习谷文昌精神,最重要是学习他的忠诚。”省直工委副书记刘用通说。 

     

  “谷文昌用一棵树治理了风沙,成为后人敬仰的大树。我们机关党员在本职岗位,也应该想想如何种好自己的那棵树,让党的利民惠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让更多的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省直机关工会主席方月兴说。 

  “人民对老书记的思念、缅怀,正是对今天党员干部的期待。作为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我们会以他为镜,努力把自身打造成谷文昌式的好干部,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发展的践行中。”东山县委副书记何才成说。 

  “学习践行谷文昌精神,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和业务处室处长相比,职级相同,但工作站位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应该要在学赶先进上走在前列,在践行‘四有’要求上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省委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兰思忠说。 

  “谷厅长在省林业厅时间不长,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省林业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唐忠,则动情讲述了谷文昌在省林业厅任职期间的点滴往事。“到任仅十几天,谷厅长就背着简单的行礼,坐长途,过渡轮,用一双脚,走进了平潭的君山、龙王头两个自然环境最恶劣、风沙最猛烈的地方。考察后,他决定要在那里建两个防护林试验林场。他手把手地教渔民山头上种黑松,沙滩上种木麻黄,与平潭人民一起攻克了一座座光头山,创造了一片片绿洲。”官至副厅的谷文昌仍系挂百姓、扎根一线的公仆情怀,令人感佩。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谷文昌精神进行了解读,也对如何更好地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作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座谈会上,朱清亦深情回忆了自己与谷文昌有关的几件事。“80年代初,我响应省委号召,到东山参加青年绿色产业建设。当时种下的木麻黄现已湮没于这片林海中,但也算是沿着谷文昌的足迹加入植树护绿的行列。四年前,在省宣任职时,我接到省委交付的将谷文昌事迹拍成电影的任务。电影《公仆》摄制组在选址时,跑遍整个东山岛,都找不到一处能还原漫天飞沙场景的地方。作为总制片人,我再一次深受感动。”朱清说,“对照谷文昌,我们许多同志职务都不比他低,职业道路也比他平顺许多,但有没有他那样的信仰,不论境遇如何,都始终相信党,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有没有他那样的作为,终其一生,都在殚精竭虑地为民造福?”他要求,各级机关党组织要适时开展“讲一则故事、悟一种精神”主题交流,参加“东山之行”的党务干部要在本单位带头讲好谷文昌故事,推动谷文昌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打下烙印,扎下深根。 

  连日的雨终于歇停。用毕晚餐,众人相约着散步至海边。夜暮下,风依旧呼啸,依稀有细沙拂过面庞。穿过成片的防护林,眼前豁然开朗。厚重的云层遮挡了月光,却在海的上方亮开了一小方天地。漫步于长长的木栈道,听着涛声阵阵,望着浩瀚无垠的大海掀起层层巨浪推涌着前行,由远及近,汹涌拍岸又悄然褪去,激起浪花无数。这一幕,像极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爱民如子的谷书记和东山人民同心合力战风斗沙,屡败屡战、毫不气馁,以海一般奔腾不息的斗志,用赤诚和汗水共同书写荒岛变绿洲的奇迹。“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耳畔,再次响起谷文昌的话,也理解了为什么当地群众说“越了解谷文昌,越感到他的伟大,也越思念他。” 

  昏黄的路灯下,成片错落有致的木麻黄迎着风沙傲然挺立,守护着身后这片热土。细密的针叶在疾风中沙沙作响。一旁的沙坑中,一株东倒西歪的小苗终顶不住风势倒下了。同行的省直讲师团团长刘新、省直党校调研员王凤欣赶忙上前,一人挖坑扶苗,一人固定支架,好容易才扶正了这株小木麻黄。“可见当年飞沙走石中,要建成这么一大片防护林,何其不易啊?”“这也算是用实际行动告慰谷公吧。”大家心生感叹。 

  感动中,再学身边人 

  在生态理念尚未根植人心、温饱问题首当其冲的年代,一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高瞻远瞩,摸索制订了“人种树、树保地、地增粮、粮养人”的绿色脱贫思路,并带领群众一步步把蓝图变成现实,需要胆魄、远见,更需要民心。谷文昌以自己的德政实实在在地收获着人心、也惠泽着越来越多的后人。 

      而今天的漳州,也有这么一位深受百姓爱戴、亲民爱民的好法官。她扎根基层审判工作12年,审结的5000多起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撤销改判,无一申诉信访,无一投诉举报,是共产党人为党、为人民事业“蛮拼”的典范,是群众交口称赞的“知心法官”。她,就是芗城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黄志丽。 

  10日上午,朱清一行前往漳州,看望“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全国优秀法官”黄志丽,听取其先进事迹介绍后,趋车前往设在社区的“黄志丽法官工作室”。 

  许是对组团学习的场景习以为常,居民们并未表露太多的惊讶。自小区大门到工作室这不长的一路,他们和黄志丽的一个眼神、一抹笑意,倒是透着几分熟稔、亲近的味道。这是全省首个以法官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创造了百姓与法官面对面、零距离化解法律难题的新平台。工作室入口处的墙上,醒目地挂着一块白板,上贴有4位成员的照片,并详列有名字、职务、电话、邮箱,一旁还贴心地辟了方“留言栏”。 

  “很多时候,矛盾在基层,就尽量化解在基层。一次温情的调解远胜过一份冰冷的判决,我和我的同事就是坚守着这份信念,努力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好。”黄志丽话语不多,却实如其名,朴实无华,清丽芬芳。当了解到黄志丽和她的团队长期活跃在最基层的社区和农村,化解了许多处于萌芽状态的社会矛盾时,朱清夸赞:“法庭进社区,调解进家门,这个做法好!这才是真正把根扎在最基层,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他表示,党员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为民服务,所做的事要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员在起表率带头作用。“志丽同志是谷文昌工作过的这片热土上涌现出的又一个先进典型。她用自己的真情传递司法的温暖,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如果我们每个党员都能忠诚履职,无私奉献,做呼应群众的常青树,守好自己的一份责任田,党的事业就越有希望!” 

  岁月如筛,民心如镜。许多人就这么近了,又远了,直至消逝。有几人能在老百姓心中塑成永恒,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誓言无声,大爱无疆。每个党员都曾面向党旗立下铮铮誓言。又有几人不忘初心,以海一般宽广的胸襟,做“有温度”的共产党人? 

  生长,是为了回报大地。扎根盐碱地,傲立风雨中,不起眼的木麻黄就这样以磊落参天之姿、星火燎原之势,绿了东山,安了一方。肩扛为民之责,共圆中国之梦,需要风雨中更见风骨的共产党人齐心注力!这,也是此行留给每个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