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他山之石>文章页

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彩诗篇结成共富对子 筑牢党建堡垒甘肃省直机关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工作纪实

http://www.scjgdj.gov.cn/  (2015-07-13 16:30:53)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扶贫开发事关甘肃战略全局,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三年来,甘肃省委坚持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简称双联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省直机关是全省的首脑机关和指挥中心,在扶贫开发中肩负着重要责任。省直机关工委把双联行动党组织结对共建作为实施扶贫开发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引导机关党组织与贫困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共谋产业发展,共筑党建堡垒,为推进甘肃省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在双联行动的伟大实践中,省直机关3100多个机关党组织与1200多个贫困村党组织真心结对、真情为民、真诚帮扶,彰显了省直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良好形象,彰显了机关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

  双联行动的硕果

  宣传政策,推动党的政策落实。省直单位深入到农家院舍、田间地头、协会企业,通过办培训班、讲党课、建讲堂、发资料、拉家常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农村得到落实。省教育厅讲政策到村,开展各类政策宣讲100多次,编写下发《教育惠民政策问答》10万册,让党的政策温暖乡村、深入人心。省司法厅送政策入户,开展“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协调组织1700多名法律工作者与3700个村结对,入户宣讲政策法律,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多万册,用群众听得懂、易于接受的语言把政策法规宣传好、传播好。省建设厅促政策落地,下发《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全面深化农村危房改造与扶贫开发、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

  建好组织,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省直部门紧紧依靠县乡党委和党员群众,帮助支持村级组织打基础、育产业、创品牌、促增收,有效提升双联村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逐步实现有坚强班子、有活动阵地、有服务载体、有制度机制、有服务业绩的目标,使双联村党组织成为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省政府办公厅开展“跨村联建党总支、实现强村带弱村”试点,形成了总支带支部、抱团发展的区域党建新格局。省公安厅帮助联系村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方式,吸纳蔬菜种植能手、致富带富标兵进入村“两委”班子,带动村民发展富民产业。省人大机关与村党支部成员共同召开别开生面的组织生活会,村党支部书记说:“没想到你们机关党员干部还真批评呢!”

  发挥优势,兴办大批实事好事。积极发挥省直机关自身优势,倾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并以双联村为圆心,辐射带动周围乡村以至全县相关行业发展及整体水平提升。省人民医院注重发挥行业优势,将远程会诊网络延伸到村卫生室,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省农牧厅注重发挥人才优势,整合种植、畜牧、兽医、农机等方面人才,成立双联行动专家组,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使农民致富能力明显提升。省扶贫办注重发挥信息优势,帮助双联村理思路、定规划、选产业、促增收,对调整村级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理顺情绪,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省直机关双联干部把理顺村民情绪、化解农村矛盾作为结对共建的一项重要内容,耐心细致说服、情理法结合教育、苦口婆心协调,努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并开展五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省财政厅党员武晓岗深入少数民族县三谷村,调解村户家庭矛盾,深受百姓认可和喜欢,村里德高望重的回族老人马希援说,“村里哪户人家打架闹矛盾了、生病了、孩子上不起学了,很多人都要去找武晓岗”。省教育厅党员姬轩在文县下柳元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调处了下柳元村与邓草坝村祖祖辈辈存在的争水争地矛盾,化解了两村几十年互不来往的较深积怨。

  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省直部门帮助农村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推动了农村发展,也改进了机关作风,锻炼了党员干部,培养了为民情怀,实现了一举多得的综合效应。省委组织部党员王春林第一次到舟曲县坎坎村时,亲眼目睹了农村生活的艰辛,真切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的迫切,被这里的贫困和落实所震惊,他在双联民情日记中写道,“山高坡陡,人均只有1.3亩坡地,村民耕作方式原始,在地里撒上种子,用耙子耙一下就算种上了!靠天吃饭,时常颗粒无收!”群众生活的贫苦使他更加坚定了扶贫帮困的决心。许多机关干部在双联过程中都感慨到,“你给群众办一件事,群众就会记你一辈子!”

  改善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省直部门瞄准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下协调发展项目,东奔西跑筹措资金,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支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帮助联系村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使双联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武山县北顺村在省委办公厅的帮扶下,安装饮水管道16公里,安装路灯100盏,村内巷道全部硬化,实现了“水电灯路居”全覆盖、“医商保幼学”有依托、“环卫娱坝渠”有保障,一个“小康村”的雏形已经形成。经过三年的努力,甘肃省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7万,贫困面由33.2%下降到19.8%。

  结对共建的启示

  双联行动结对共建构建了机关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机制。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实事求是地讲,一些机关党员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始终存在着。有的群众讲,现在路修好了,但与群众距离远了;通话方便了,但与群众的心远了;日子好过了,但与群众的感情淡了。通过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使机关干部近距离接触农村、面对面接触群众、心贴心为民服务,推动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省土木工程研究院党员郑京义在徽县和平村3年驻村近900天,把村民当亲人,实打实为农民办好事,成了和平村的“荣誉村民”,老百姓经常偷着给他的门口放蔬菜。省卫生计生委党员徐晓辉在渭源县元明村俯身苦干,为该村发展四处奔走,和群众打成一片,他原本挂职半年就要回城,但村民用深情的泪水一次又一次挽留,这一留便是一年又一年!

  双联行动结对共建搭建了创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的新平台。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双联行动结对共建,回答了机关党员干部怎样深入基层、怎样联系群众、怎样服务发展等问题,把机关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机关党组织和农村党组织互帮互学、互促共进,搭建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平台,实现了党组织功能的新提升。有的机关党员说,“双联行动不仅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课堂、提升能力素养的助推器,更是服务群众的直通车。”省人民医院党员马宇菲曾在英国留学,在回国担任双联村第一书记后,经常到农户家访贫问苦、兴办实事,她动情地说,“在农村做好每一件小事,都是贡献!”

  双联行动结对共建找准了机关党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结合点。长期以来,一些省直部门就党建抓党建、内部循环、自我空转、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双联行动结对共建中,机关党建跳出自我的圈子,党员干部走出机关的围墙,紧紧盯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任务,主动融入到全省工作大局之中,实现了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同频共振和有机融合。实践证明,双联行动结对共建找到了机关党建服务省委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和着力点,增强了机关党建的内在生机活力。机关党员走到农村去,在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调研员、为民服务办事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和推动发展服务员的同时,也把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核心任务落到了实处。

  双联行动结对共建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城乡统筹、互促共进的新格局。机关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政策宣讲、智力扶持、信息提供、项目支撑、科技服务、基础建设等方式,既有效提升了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水平,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也使自身拓宽了工作领域,拓展了活动空间,丰富了实践载体,汲取了丰厚营养,为更好地接地气、定政策打下了坚实基础。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党委针对天祝县南泥沟村支部书记比较年轻、与其他村委班子成员沟通不够而造成工作难推进的问题,共同召开以“增进班子团结、增强村委工作”为主题的联合组织生活会,让大家不绕弯子、不兜圈子,有缺点直接谈缺点,有意见当面提意见,不仅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还共同探讨了南泥沟村长远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使双方都感受到了结对共建的巨大作用!

  双联行动结对共建探索了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的有效途径。在结对共建中,机关党组织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推动农村党组织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反映群众诉求,聆听农民心声,化解潜在矛盾,解决存在问题,有力地改变了双联村的贫困落后面貌,极大地推动了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的完成,促进了形象提升、能力锻造和德政民心“三大工程”的落实,达到了上下互动、共促共赢的效果,实现了党心与民心的相互交融、干部与群众的双向受益。正如秦安县胡坪村村民成世祥说,“‘双联’不得了!让我们这个穷山村有了大变化!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