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驻村故事>文章页

高峰村的蜕变

http://www.scjgdj.gov.cn/  (2020-08-27 14:53:18)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扶贫开发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自选派到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高峰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我亲历了村子的每一点变化。刚到村时,给我的印象是基础设施较差、处处是土坯房和危房、贫困户生活条件差、满脸愁苦,而如今,村落环境整洁,到处是新修的楼房,交通便利,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变化,是看得见的,是来之不易的,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胜利果实。

蜕变一:家庭收入显著提高

2014年,全村识别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种养殖业,与家庭劳动力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吃穿”问题。

六年来,在扶贫政策的扶持和各级帮扶力量帮助下,通过技能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兜底等各项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凭困户家庭收入显著提高,至202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均达5000元以上。

蜕变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014年,大部分贫困村民居住在有安全隐患的土坯房中,进了厨房吃不下饭,去了厕所不敢往下蹲。家里没有几件好的电器,有些屋里还到处是鸡屎鸭粪,进屋都下不了脚。屋外院坝,生活用品、农具杂乱摆放,卫生条件极差。

现在完全变了。农民的生活起居,越来越讲究。现在入户,走进房间一看,有电视,有冰箱,有洗衣机,有衣柜,有大床。外面看白墙青瓦,旁边一个卫生厕所。鸡鸭成群结对、农具摆放整齐,机耕补助让农户买得起机耕器。几年时间,政府通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改厨改厕等改善了硬件设施,农民改变了生活习惯,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有了各种扶持政策以及基层干部的帮助,贫困群众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以及未来,看到了更多可能,也有了更多期待。

蜕变三:医疗、教育全面保障

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占90%以上。由于农村家庭卫生、健康意识薄弱,往往小病拖成大病。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大病要么一拖再拖,要么借钱就医,欠下巨债,直接影响家庭生活质量。

针对医疗、教育等问题,政府出台了各项惠民政策,例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村医疗保险由政府统一购买,住院医疗报销贫困户自负10%,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报销长期慢性病门诊费用,还为贫困户统一参保意外伤害保险,这些医疗政策真正惠及了每一户家庭;同时,“两免一补”“雨露计划”“助学金”等教育扶贫政策,让孩子上得起学,确保辍学率为零,绝不让贫困再发生在下一代孩子身上。

蜕变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以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危房改造、村级服务设施为主要内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原来的泥巴路、条石路换成了4.5米宽的沥青路,原来破漏的水利设施整修后能蓄水保障生产用水了,“村村响”广播响起来了,同时,还安装了一套健身设施供村民锻炼身体,设有藏书1500余册的农家书屋供村民学习文化知识。

蜕变五:产业发展持续壮大

“看,这个苗子今年就开始挂果了,现在园区每天有20人左右在干活路”,柑橘园负责人胡良琼说。原来这里还是一片普通的基本农田,种植着传统、产量低、价值低的农作物,现在已变成了高标准的柑橘产业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产业扶贫是最有成效、最有速度、防止返贫的最佳脱贫方式。

高峰村由于地理位置、土貌地形、交通条件等因素,主导产业一直以来均以传统种植水稻、玉米和鸡鸭养殖为主,且为农户小规模自食为主,村内无其他大型企业、产业带动。近两年,高峰村积极引进业主流转土地150余亩发展柑橘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零的突破。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费、园区务工等方式直接增加家庭收入,解决温饱问题。

蜕变六:村干部凝聚力不断提高

脱贫攻坚不仅考验村干部的工作能力,还检验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脱贫攻坚工作重,任务多,时间紧,不单单只靠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还需要村党支部、村两委干部。

驻村工作队队员均来自机关单位,对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较熟悉,能指导村党支部严格执行议事规则、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各项制度,而村组干部实践经验丰富,处理老百姓的日常问题等有成功经验。在工作中,工作队队员和村组干部真正在互学、互帮、互鉴中成长和成熟起来,在解决村民困难和问题中树立威信,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每当走在乡间,眼前呈现的是一幅交通便利、环境整洁、柑橘满山、村民勤劳的祥和景象,心里由衷感到高兴。这些变化,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扶贫开发政策,离不开帮扶干部和村干部的辛勤努力。

(内江市市中区委办公室 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