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简报>文章页

工作简报2011年第95期(总第235期省发改委“挂包帮”活动下派干部)

http://www.scjgdj.gov.cn/  (2011-11-14 12:53:07)    

普陀村里谱写惠民曲

    ——记省发改委“挂包帮”活动下派干部

 

光雾山镇铁炉坝村、普陀村是省发改委“挂包帮”活动的联系点。省发改委先后下派六名干部驻村蹲点,指导两村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生活后生产、先完善后新建”的“四先四后”原则,有效解决了饮水难、行路难、通讯难、增收难,从根本上改变了两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一曲曲优美动听的富民乐章。

燃起电灯照亮百姓心

“如果没有省发改委的帮扶,不知道我们还要过多少年才能照上电灯哟!”“往年没有通电,我的手机每次没电都要跑几十里山路到镇上去充电,那真是要好麻烦有好麻烦!”说起省发改委支持帮扶普陀村拉通电,让村民照上了电灯,看上了电视,用起了电器,村民们七嘴八舌地感激不尽。

2010年前,普陀村由于山高路程远,自然条件特别恶劣,架设线路成本极高,因此一直没有通电,村民照明靠的煤油灯,信息传递靠的嘴巴吼,电视不能看,电器用不成。省发改委帮扶普陀村后,先后召开九次“挂包帮”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刘捷主任等委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先后10多批次深入光雾山镇检查指导工作。在充分调研后,为普陀村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是协调项目,帮助争取资金,解决该村用电难题。在项目实施前,下派干部梁鸿、杨超亲自与施工设计人员一道,冒着酷暑,在陡峭的山崖上攀爬了近一个月,完成了线路勘测设计。在线路架设中,他们一直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既参与建设,又监督施工,保证了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通过半年多努力,栽植电杆174根,铺设电缆120,架设主电线6000,低压线8000,安装变压器3台。普陀村的电灯终于亮了起来,彻底结束了该村不通电的历史。电通了,通信难题解决了,信息随之灵通了,群众了解国家政策、寻求致富信息的渠道也广了,老百姓的心亮堂了。

修通道路解决行路难

“光雾山,九重天,羊肠路,千百转,出门爬坡又下坎,山路十八弯,肩挑背磨累死人,来回转圈圈,想跟幺妹会个面,大早出门晚相见。”这首民歌既是2010年前普陀村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村民对过去岁月里“行路难”的一种无奈和心酸。普陀村与陕西省南郑县接壤,山高坡陡险崖多,行路难,仅有6公里村道路,路面极窄,晴通雨不通,百姓行路非常困难,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靠人背,农副产品卖不出去,经济发展更是极其缓慢。

省发改委帮扶该村后,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特别是郑志峰、代仕均、齐一鸣等下派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给群众讲清他们面临的大好机遇、发展规划、优惠政策以及必须克服的困难,努力调动他们参与建设、自力发展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引导,村社干部和老百姓的思想解放了,“要想富、先修路”成为共识。同时,省发改委结合实际,创新“指导监督、项目规划、建设养护、质量监理、筹资融资”五大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因地制宜地加快该村道路建设。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完成了至普陀村活动室道路的路基6公里建设、硬化和防护设施的安装,新建了活动室至蒋家梁社道路2公里,已完成路基和路沿带,正在进行硬化,基本解决了老百姓的“行路难”。

绘就蓝图谱写富民曲

“没想到省发改委帮扶到我们这么边远的山区来了,电拉通了,路修好了,安全水也吃上了,对大家脱贫致富起了决定性作用,我们真正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呀!”普陀村村支书熊顺虎感激地说。省发改委做的不仅仅是简单地解决水、电、路这些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指导两村做好了基础建设、农房改造、聚居点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训等长远规划,争取通过三年帮扶,建立真正能够长效发展的支柱产业,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

路的延伸和电的拉通改变了普陀村的一切,也改变了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建房屋、搞养殖,观光旅游搞服务,生产生活大变样。群众建房积极性空前高涨,普陀村上、中、下三个聚居点32户农户开始建房,部分建房户已完成一楼主体。没有实力修建新房的贫困户,对原居住房屋也在进行形象提升。省发改委机关干部捐款15万元,用于帮扶两村35户贫困户,投放土鸡苗4000多只,塑料围栏6000,新养殖仔猪34头,新养蜂300多桶,新发展了核桃和茶树各300亩,核桃10000株,渔业观光园和土特产品加工点已经动工修建,土鸡养殖、渔业养殖、旅游产品加工厂等致富产业已初具规模。

在这期间,下派干部杨军扑下身子,投入基层,始终冲锋在建设前线,与群众同甘共苦,共谋发展。尽管妻子因车祸骨折两根,外祖母病故,母亲生日,他都没有回家看望,忍着悲痛毅然坚守在基层,与村干部一道穿梭于建设发展、抗灾救灾一线。他还经常自己拿钱买些生产生活物资到贫困户家中去看望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困难,给他们谈心交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争取早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杨同志真是个好干部呀!”一社的五保户老人赵德芳说起他就激动的流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