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简报>文章页

工作简报2011年第85期(总第225期南充市南部县地税局)

http://www.scjgdj.gov.cn/  (2011-10-26 09:14:28)    

南充市南部县地税局

强化四个着力抓实帮扶工作

 

南充市南部县万年镇大喉村位于南部县西北边缘,距县城64公里,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是典型的旱山村。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大部分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挣钱,全村人均纯收入仅2800元。南部县地税局定点帮扶该村后,主要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层党建等四个方面着手,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的开展。

着力科学规划,在明晰帮扶思路上下功夫。为了避免“扶着拐杖会走路,丢掉拐杖不会走”的问题,南部县地税局一改以往注重给钱给物的帮扶方式,把帮助大喉村理清发展思路作为首要问题来抓。他们多次与万年镇、大喉村党政负责人一道,进村入户,和村社干部共商发展大计,深入实地了解帮扶需求。在充分调查、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破解‘三难’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帮扶工作思路,在扶贫济困的同时,加强农村五化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的扶持和帮助,以增强帮扶村群众的造血能力。计划在三年内:一是建好基础设施。完成1.8公里断头社道公路硬化,整治山坪塘2口,新建村级活动室1个,协助建成一所希望小学。二是推进产业发展。计划在全村实现土地流转250亩,培育养蚕大户25户,推进规模化养蚕。成片新栽桑树100万株,新建大蚕房5个,改造大蚕房1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养蚕技术培训班两期以上。争取2012年全村达到养蚕500张的目标。三是打造人居环境。新建3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全面完成284户村民自来水和天然气的安装,新建农民文化公园一个。四是抓好基层党建。通过城乡党支部联手共建,组织开展系列党建活动,促进村级班子建设。

着力环境优化,在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上下功夫。一是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年帮扶规划中第一年的工作计划,南部县地税局帮助大喉村完成了1.8公里通社断头公路的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补助资金5万元,帮助新建了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室。二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打造。按照距离村民老房相对较近、方便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方便村民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原则,在全村规划建设了3个新农村集中居住点。南部县地税局聘请县规划、建设、交通、农业、水电等专业职能、技术部门到该村踏勘会诊,对居住点的合理选址、街道布局、农房设计、交通路网、水电气视、排污、垃圾、社会服务等进行科学规划,并带领、引导村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村民自愿、各方协助”的原则,建设自己的新家园,现已完成60%的工程量。依托万年镇境内的气井和西河等有利资源,帮助完成了全村天然气和自来水安装,户户用上了天然气,吃上了自来水。南部县地税局还投资12万元,对3个居住点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在3个居住点和村级干道旁边共栽植桂花树400余株,铁树170株,安装路灯21盏,安装铁栏杆580,硬化街面4700平方米,建垃圾焚烧炉5个。全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着力增强后劲,在推进产业发展上下功夫。综合考量区域、地理、气候以及产业基础等因素,南部县地税局和大喉村共同商议,确定了主攻“蚕桑、速生林”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扶持蚕桑养殖大户,带动全村农民规模发展栽桑养蚕,争取到2012年全村养蚕达到500张。“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南部县地税局为帮扶村的产业发展办了三件实事:一是在村内成功实现土地流转,培育养殖大户。协助将4个社的170亩土地连片租赁给两户养蚕能手,集中规模经营栽桑养蚕。每个大户预计全年茧款收入可达8万多元,这对全村的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导向。二是加强全村蚕业基础设施建设。出资5万元,新建了350平方米大蚕房2个,改造650平方米的大蚕房1个。三是逐步扩大栽桑面积,突出规模效应。去年冬季,补助资金2万元,成片补植桑树20万株。今年,补助资金5万元,成片补植桑树40万株,并实现了一步成园的目标。

着力典型示范,在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南部县地税局将帮扶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认真开展扶贫济困,切实改进党群干群关系。一是下派干部长期驻在大喉村开展帮扶活动。二是多次组织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到帮扶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三是组织局机关28名党员到帮扶村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与杜正太等24户特困户结成对子,“一对一”进行帮扶。四是开展素质帮扶,促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每季度组织机关党员到大喉村与农民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地点都选择在农家院落,让机关的党员体验民生,让帮扶村的党员受教育。五是组织大喉村的党员干部到中心、文峰等地参观学习产业发展经验,到仪陇、广安等地体验红色教育,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南部县地税局到大喉村开展帮扶活动160多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子女上学、就医、救急救难问题22件,资助资金达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