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绵阳市游仙区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通过创新学习方式、拓宽学习途径、规范党员管理“三个加法”,推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提升。
学习内容上突出“鲜味+土味”。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游仙区委政法委紧跟时代,因时制宜,在传统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如在党史学习教育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学习上,充分运用漫画讲解、文字图解、短视频等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推动日常学用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有机融合,提升学用实效。充分挖掘政法系统教学资源,从全区政法干警选取先进典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牵头开展政法系统入党50年以上的老党员的先进事迹、好人模范等宣讲,让党员教育接地气、有温度、有感染力,先后有300余名党员参加学习。
学习途径上突出“线上+线下”。充分运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将“支部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运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学习平台向党员推送通知公告、学习内容等63次,采取党小组例会等形式,定期开展网上主题党日活动15次。在线下,开展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史小故事”分享,充分利用阵地资源,调动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党员参与率,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办实事”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截至目前,已开展党性教育21次、党员志愿服务36次。
党员管理上突出“优化+细化”。不断优化党组织结构,将支部32名党员按照岗位实际划分为4个党小组,规范党小组职责、党小组长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要求等15项。制定支部优秀党员评比标准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评比标准,要求在职党员在综合素质、思想作风、工作业绩、模范作用发挥5个方面“比学赶帮超”。填写“绿色”党员志愿卡,引导在职党员在政策宣传教育、社情民意收集、环境美化保洁等10个志愿服务岗位中认领3个岗位,切实将辖区居民的“问题清单”转变成在职党员干部的“服务清单”,最终变为居民的“满意清单”。
(绵阳市游仙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