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统战群团>文章页

绵阳市游仙区:深化校地合作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http://www.scjgdj.gov.cn/  (2023-05-25 14:26:45)    

近年来,共青团绵阳市游仙区委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聚焦强纽带、搭平台,突出高校与团组织合作,引导青年大学生走进基层、感知基层,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贡献度,实现青年人才发展与基层治理创新齐头并进。

着眼全覆盖,搭好校地合作“连心桥”。把稳合作“方向盘”。始终坚持“共建促实践”目标导向,通过校地联建整合资源,推动各方共同发力,深化拓展高校学子扎根基层青春建功的实践路径。全面推进“逐梦计划”,联合高校团委开展大学生寒暑期实践活动,吸引100余名青年大学生深入各镇街、社区实习实践。组织共建“聚合力”。先后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城环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理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等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在团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支持高校与区级部门、镇(街)、社区共建思政实践课教育、社会实践等基地,形成校地良好互动。人才交流“增活力”。依托校地合作平台,选拔1名高校优秀教师进入团区委班子任职;面向高校大学生选聘基层团组织副书记,经过自主报名、资格审核等环节,确定15名高校学生进入基层团组织任职;依托“返家乡”等平台,选派40名大学生兼职镇街、社区青年干事,进一步充实基层团干力量,破解了机关、镇街、社区青年工作骨干和资源长期缺乏,基层团组织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发挥不突出的问题。

瞄准结合点,提升基层治理“贡献度”。拓宽基层治理“参与度”。联合高校团委开展大学生寒暑期实践活动,为高校学生提供基层实习实践岗位上百个。举办北京大学学院实践团来游思政实践活动,组织高校学子实地参观学习游仙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等方面成果,引导高校青年学子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30余条。构筑实践锻炼“大舞台”。依托童伴之家、青年之家实体化阵地,开展“点对点”联系,坚持“点单式”服务,以项目化工作方法服务基层。鼓励高校青年志愿者每年深入基层社区、村落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智慧助老、儿童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上百次,推动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情、增强责任、锻炼才干。提升服务基层“精准度”。围绕学生专业特长,西南科技大学数理学院青年学生走进童伴之家常态化开展“逻辑思维小课堂”,帮助乡村学生开拓思路,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针对居民人均年龄偏大的情况,开发“数字反哺、智慧助老”实践服务项目,通过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等数字产品,帮助老年人持续融入信息社会。形成成熟校地结对机制,实现了节点性活动向常态化工作转变、单次活动向持续项目转变、自娱自乐向增强实效转变。

聚焦育人才,开启实践育人“新篇章”。打造素质提升“微课堂”。构筑校地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百课铸魂奋进青春”教育品牌,按照“一月一主题”深入学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雷锋精神等宣讲活动。在校开设思政教育、应急救援实践等课程,选拔其中5名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富乐星火”青年宣讲团,培育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和实践能力。建立成长成才“加油站”。加大高校青年参与基层治理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工作。培养和组织在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科博会、“首届中国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等大型赛事活动,对表现优秀的青年志愿者,由团区委向所在学校团委颁证致信。建立大学生兼职团干评先评优机制,对考核“优秀”的大学生兼职团干,协调其所在团组织进行“团内激励”录入,在推荐入党、评审创业项目、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优先考虑,让人才与地区实现“双向奔赴”。丰富活动内容“促发展”。联合高校社团在社区开展微慈善、爱心义卖、科技展示、文化交流等活动,孵化培育“情暖童心”等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助力高校学子在展示自我才能中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培育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优质项目2个,其中,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开展的“数字反哺、智慧助老”服务项目获评区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共青团绵阳市游仙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