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征文>文章页

把握“实”字主基调 为民办事谋发展

https://www.scjgdj.gov.cn/  (2021-06-28 10:47:19)    

陈明

学习党史贵在致知力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更要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当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党员干部要突出“实”字主基调,聚焦中心大局,为民办实事、谋发展。

忠诚当头,坚守初心办“实”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是参与者、推动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办实事的重大意义。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史。在党的百年历程中,我们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深刻感悟党的百年历史,厚植为民情怀,强化公仆意识,不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做到一心为民、心系群众,尽心竭力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通过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从少数领会转化为社会共识。

宗旨于心,为民服务出“实”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针对性。梳理办实事清单要把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纳入清单,要分清轻重缓急,把“重”事、“急”事、“难”事列在上面。同时,梳理办实事清单不能简单地坐在办公室盲目地收资料、列清单,而是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群众家中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梳理办实事清单更要注重方式方法,可采取“面对面”“点对点”“键对键”等多种方式,拓宽群众意见反映渠道,扩大问计于民的覆盖面,更广泛的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

作风在胸,戒虚戒空务“实”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要秉承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敢于担责,善于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此次实践活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通过搞几个精致的“盆景”而掩盖普遍的问题,不能通过搞“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而脱离民生诉求,只有时刻“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把精力用到出实招、求实效上,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要具有钉钉子的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政绩,推动工作往老百姓心坎上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使命在肩,知行互促求“实”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要自觉担起新形势下的使命任务,在确保民生实事取得效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调整方式,提升格局。要聚焦党委政府发展大事、要事,列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民生清单”,以行践知、务实开新,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精神转化为促进本地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工作导向,秉承“只为办好找办法”的实干理念,聚焦城市发展质量,统筹抓好创新驱动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振兴等“大事要事”,确保“十四五”高位开局、高标起步,以地方发展带动百姓受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到党的温暖、得到个人实惠、看到发展变化。

学史力行办实事推动发展开新局

中共三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大勇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三台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安排部署,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拓展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发展想办法,我为社会作贡献”,办好群众事,推动大发展,开创新局面。

走好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宗旨,办好利民惠民实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我们的政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在我们始终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始终践行为民宗旨。为群众办好实事,关键在于全面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急所盼。三台县创新利用官方媒体开展“融媒来助力圆您微心愿”帮帮帮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微心愿,发动党员干部主动认领微心愿,多方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微心愿。民生工程既是首要政治工程,也是头号民心工程,更是党和人民重要连心工程。三台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树牢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牢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就业、就医、教育、养老等的民生难题逐步化解。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三台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乡村振兴献一计”“我为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发展献一计”等系列“开门问计”活动,群策群力推动三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于“来时路”看“未来路”,我们要从历史演变中通兴衰之变、达发展之径。三台县紧盯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绵阳南向东出战略支点。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宜居环境品质、文化生活品质,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汲取红色精神力量,增强干事创业本领,立志永久奋斗赤诚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党员能否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试金石。我们要从党史学习中学习无数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落细落实到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去。三台县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县乡村换届工作紧密结合,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取舍得失,做到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学史力行、学以致用,学习党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发展。我们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了“1+10+2”系列方案,通过开展“党史大学习·岗位大服务·技能大比拼”等竞赛活动及“两优一先”评选活动,开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发展想办法,我为社会作贡献”党员干部全员参与、全面实践的新局面。组织20余万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县乡村社、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邻里互助、关爱老弱病残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县、镇、村“三级”党员志愿服务队2175支,组织100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森林草原防灭火”、秸秆禁烧、风险排查、矛盾化解等志愿服务,为基层社会治理作出了较大贡献。

“我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于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中共盐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祝润明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就要真心实意俯下身子用心用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切实做到敢问乐问善问。

问需于民是办好实事的有效基础。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个别地方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基础设施、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个别群众在出行、就业、就医、教育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难题。听民声,便能更接近民众。“问”是为了更加高效地“行”,“问需”就要问得科学、问得实际、问得真切、问到点子上。向群众公开征求民生事项,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办老百姓最希望办的事、最急需办的事、最难办的事,让执政施政之举与民声民意同声同气、同频共振,自然能获得群众最大的心理认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盐亭县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筛选机制,坚持选好服务项目,组织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发展和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门问计、虚心问策,摸清群众所想所盼、了解群众所忧所需,梳理项目1000余个,形成项目清单100余张。

问计于民是办好实事的最佳途径。群众是智慧的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年问计于民之路。问计于民最核心的是在工作中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民意。问计于民既是党和政府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又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也是把群众的好事办好的最佳途径。只有思想上关心群众,感情上亲近群众,行动上依靠群众,调研时深入群众,决策时尊重群众,获得接地气的“真经”,才能把为人民群众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盐亭县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广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征集群众建议,在各个环节都注重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真正将问计于民的过程转化成为改进工作的过程。目前开展调查研究3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万余条,制定有效实施方案1600余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高效推进。

问效于民是办好实事的检验标尺。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离不开政府财力的全力支持,离不开思路的创新,最终离不开群众的评判。民生工程在验收环节要问效于民。坚持把群众“是否知晓、是否参与、是否认同、是否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健全完善群众评价机制,将民情、民意真正吸纳到民生实事工作的考核评价中,把评判标尺实实在在地交给群众。为防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推进虎头蛇尾,达不到预期效果,盐亭县印发《“我为群众办实事一诺一单一报告”工作方案》,对“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实行项目式、清单式管理,建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评价机制,对各项目完成情况和效果,采取总结汇报、座谈交流、集体评议、调查问卷、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并综合多方评价意见,实行党组织和服务对象双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目标考核挂钩,作为评先评优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提升各级党员干部为群众解决问题积极性,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深刻领悟百年党史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中共平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瑞雪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平武是绵阳地方党组织创始人张秀熟的故乡,建立过平南县苏维埃政府等红色政权,是革命老区县。我们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全心全意办好实事,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平武力量。

创新学习方式,感悟思想伟力、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平武作为多民族聚集区,有汉、藏、羌、回等20个民族,民族传统活动多姿多彩,在传统民族民俗活动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寓教于乐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感悟辉煌成就,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通过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等文艺作品,在各类活动中穿插入党史知识有奖竞答、共唱革命歌曲。县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深入乡村、民族村寨开展党史微宣讲,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党史教育宣传宣讲活动。通过开展入户指导学、定制党课送上门和“我讲你问”等模式引导群众参与党史学习,有效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勤学苦读,知史爱国,使红色基因渗入血液、浸入心扉,播下了爱党爱国奋发向上的种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平武各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纷纷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展开,开展“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演讲比赛、“感党恩跟党走”小小讲解员研学实践活动等各类活动。通过经典诵读、国旗下的演讲、诗朗诵、合唱等形式,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广大老同志经历过长期党内政治生活的洗礼和艰苦环境的磨炼,在他们身上承载着最有说服力、感召力的优良传统。发挥好广大老同志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平武县通过组建“五老”宣讲团,组织党史研究功底深厚、理论水平较高、宣讲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们走进机关、校园、社区等进行四史宣传教育。老同志通过讲述自己一段段回忆、一个个事例及本土英雄事迹和红色故事,引导全县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红色革命种子播撒在干部群众的心中,确保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

强化为民情怀,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中共平武县委将今年确定为“学习党史、令行禁止、担当作为”作风整顿年,把干部作风整顿作为党史学习教育自选项强力推进,在全县干部中培育“重落实、敢担当、善作为、守底线”的新作风。平武以强化服务为突破口,立足实际、真抓实干,细化梳理形成为群众办实事清单,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在全县设置了6个固定接种点,组建了6支流动接种队,采取“六六”模式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打通新冠疫苗免费接种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