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征文>文章页

对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的几点认识

https://www.scjgdj.gov.cn/  (2021-06-21 09:02:41)    

田 春 刚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部人民政协史,就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团结奋斗史。七十多来年,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深深植根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融汇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通过对党史、人民政协史的初步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的历史是始终与党政治上同心同向的历史,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的事业选择了习近平这个党的总书记和全党的核心,是党和人民之福,是国家和民族之幸。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从总体上看,人民政协的历史,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是一部政协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政协各参加单位、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投身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历史。

人民政协应始终坚持以党的方向为方向,把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作为加强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过程,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作用,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重大政治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党的指导思想是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人民政协的历史是始终与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的历史,必须一以贯之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之旗、力量之源,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人民政协创立与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和思想,指导人民政协事业把握方向、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的新飞跃,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人民政协应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把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作为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过程,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作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筑牢人民政协政治共同体的思想根基。

三、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人民政协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政协的历史是始终与党行动上同心同行的历史,必须一以贯之坚守和践行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守和践行初心使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人民政协的初心和使命。七十多年来,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汇集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始终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民政协应始终坚持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把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作为深化思想认识、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作用,始终坚持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

(省政协研究室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