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征文>文章页

红色为底,奋斗青春
——汲取党史中的青春力量有感

https://www.scjgdj.gov.cn/  (2021-06-15 08:56:12)    

何苗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党史,常常为革命先辈立志、奋斗、牺牲时的年轻而感叹。风雨飘摇的年代,无数有志青年挺膺奋起,踏上用马克思主义救国救民的道路,为共产主义理想,为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建设献出了青春和生命。用今天的话来说,党的一大代表中,何叔衡是“75后”,董必武是“85后”,毛泽东、李达、李汉俊是“90后”,陈潭秋、王尽美是“95后”,刘仁静、邓恩铭是“00后”,百年前,他们正与我们同龄;任弼时23岁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邓小平25岁领导百色起义,张闻天34岁成为党的主要负责人……如此年轻的他们,就已肩负起中国命运、天下兴亡。百年风云且翻涌,革命自有后来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勘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当代青年党员干部,我们生逢盛世,我们风华正茂,在学好党史,追忆先辈的同时,更应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学出坚定信仰。十月革命刚刚胜利、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初显峥嵘,28岁的李大钊就敏锐洞见历史大势,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贺龙原本享受着国民党的高官厚禄,可自从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就死心塌地追随共产党。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别人脱党叛党,31岁的他却毅然决然要求入党,他说:“把我脑壳砍了,我也要跟着共产党走到底!”混沌迷雾中,无数年轻的前辈们目光如炬,认清真理的方向,从此义无反顾、视死如归。“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虽有幸生在和平年代,已无需 “抛头颅”的行动,但仍不应忘记那份“洒热血”的执着,传承红色基因,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学出革命情怀。瞿秋白牺牲前面对敌人的再次劝降毫不为动,一路高唱《国际歌》《红军之歌》,神情自若地走到刑场,盘足坐在一处草坪上,向刽子手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随后从容就义,年仅36岁。28岁的湖南工人运动领袖郭亮被捕后,敌人威胁要拷打他,他回答“家常便饭”;敌人又威胁要砍他的头,他回答“告老还乡”,视死如归,何等豪迈!革命战争年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们的生命因镌刻在事业之树上而长青。当代青年,虽已告别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岁月,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仍应牢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时代、新长征,目标任务和过去不一样,环境条件也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样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革命精神永远不能丢。当代青年更应立足本职本岗,以“无我”的境界许党报国以青春、汗水、智慧的奉献为党和人民事业大厦添砖加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学出拼搏奋斗。一九六二年冬,正是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最为严重的时候,组织上决定派焦裕禄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临上任前,组织上给焦裕禄讲:“兰考有三最,第一最苦,第二最穷,第三最难。”焦裕禄却对上级组织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最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来到了兰考。面对危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三大灾害——内涝、风沙、盐碱时,他带领全县人民全身心投入封沙、治水、改地斗争。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靠着自行车和双脚跋涉5000余里,对兰考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把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制定了治理“三害”的科学规划。他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植树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1964年5月,焦裕禄因肝癌不幸病逝,年仅42岁。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回顾了自己上初中时听闻他的事迹时带来的震撼:“记得一九六六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几十年来,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中,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后来,我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当干部,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禄同志的形象,见贤思齐,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焦裕禄同志始终是我的榜样。”当代青年生逢盛世,更当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与最困难的群众在一起,在奋斗实干中细品幸福的味道、领悟人生的真谛。

学出大爱担当。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军杀害,年仅31岁。在英勇就义前,赵一曼留给唯一的骨肉写下了这封160多字的家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是啊,无数革命先辈曾是别人的孩子、伴侣、父母,但是他们更是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对父母的孝顺、对爱人的真情、对孩子的关爱都转化成为大爱担当的革命精神……英雄精神代代赓续,薪火相传。当代青年,也是儿女、也是父母、也是爱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许多80后、90后、00后勇涉险滩,以不同的姿态奋斗在医疗攻坚、科研攻关、防控管理、志愿服务、复工复产等各条战线上,他们坚守岗位、奋力前行。四川教育系统青年闻令而动、全力以赴,在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校园疫情防控、开学复课、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担当作为,在全面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平安校园保卫战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四川教育系统青年的大爱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今天我们看先辈,百年后人看我辈。先辈们正青春时,创造了伟大业绩,铸就了不朽丰碑,足以自豪面对国家、民族、时代。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代教育青年身负“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光荣使命,更当在 “一学一讲一阐释‛筑牢理想信念、“一看一唱一联颂”汇聚磅礴伟力、“一谈一悟一奋进”砥砺初心使命,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四川教育系统高质量发展动力,在构筑教育鼎兴之路上跑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