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征文>文章页

大时代 小生活

https://www.scjgdj.gov.cn/  (2021-06-11 09:21:28)    

朱丹妮

记得当时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内心一个激灵,感慨自己又要徜徉在红色文化里了,唉,左磨蹭右磨蹭,实在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其实,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只是祖国浩瀚历史中的一粒微尘,起不了作用,也很难在祖国和我之间建立联系。

有的时候,一个事情的转折会打破我们之前的认知。我们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时,会场上响起了一首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音乐慷慨激昂,耳熟能详,这首歌拉近了我和祖国之间的距离。

升旗仪式

2019年9月30日《我和我的祖国》上映,第一个《前夜》讲述了开国大典升旗仪式背后的故事: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护旗手老方等千千万万参与开国大典的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保障五星红旗顺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升旗仪式三部曲:升国旗、唱国歌、致辞,每个流程颇具仪式感。

小学阶段,我们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会在操场上整齐列队,预备铃一响,一位老师便会举着话筒说:“北仓路小学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全体立正,向左转……”接着便是那庄严的国歌响彻云霄,老师紧接着说:“敬礼!”大家都自觉的向国旗敬礼,眼睛注视着国旗徐徐而升,嘴里唱着国歌铿锵嘹亮。也曾在小学二年级去北京旅游时,天蒙蒙亮,睡眼惺忪,被家里长辈带到天安门广场,观摩了一场升旗仪式。

这些沉睡的记忆慢慢苏醒,那个时候的我,梦想简单而纯粹:希望自己多努力一些,变优秀一些,有朝一日能成为升旗手,像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护卫队那样,迈着坚毅的步伐,托着五星红旗,站在旗杆下,绑好红旗,当《义勇军进行曲》奏起的同时,用力一挥红旗,红旗迎风飘扬,和太阳一齐升上碧蓝的天空……

后来渐渐长大了,回首往事,你会发现你的家人、朋友可能会因为某些不可避免的原因无法出席你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但是“升旗仪式”不会,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参与你人生中每个重要的时刻。不论是你初中、高中、大学入学的第一天,还是毕业的最后一天;不论是你参加军训的第一天,还是军训汇报演出的最后一天;不论是你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初任培训的第一天,还是单位机构改革完成的第一天……

今年10月1日的阅兵仪式上,主席旁边那一辆车牌号为“1949”的空车,想着那些为新中国流血牺牲、英勇奉献的革命先烈们,让他们看看祖国70年后的盛世;火箭军官方认证“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坚持用真理说服人;从最开始担心飞机不够飞,一架飞机需要飞行多次,到如今品种多样的空中梯队……

祖国70年的风雨兼程,前42年我未曾参与,但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听过,从爸爸妈妈、姨舅姑叔那里感知过,后面的一辈子,祖国会因为我这颗螺丝钉的小小作用日益强盛。

生日快乐

这句祝语每年只一次,这句祝语伴随我们出生、长大、懂事,这句祝语包含了太多人生故事和哲学。

这也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环节:你的家人或朋友,端着蛋糕,蛋糕上插着闪闪发亮的蜡烛,清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你在这样的歌声中,闭上眼睛,默默许上心愿,接着吹灭蜡烛,然后大家笑脸说道“生日快乐”,最后你将生日蛋糕分给在场的每一位。看似简单仪式的背后,隐藏了好多小故事。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家里还不太盛行吃生日蛋糕。每个小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外婆总是右手握着鸡蛋从头顶一直滚到脚底,嘴里还振振有词,滚完鸡蛋后,外婆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土碗里,守在灶台,用生火钳把点燃的蜂窝煤塞入炉膛,扇着蒲扇,将滚过的生鸡蛋白水煮熟,再煮一碗香气扑鼻的长寿面,表达长辈们的生日祝福——健康长寿。

后来进入千禧年,周围开始流行吃生日蛋糕了。粉红色的塑料底盒配上透明的蛋糕盖子,焦黄色的蛋糕被白色的硬奶油包裹着,上面有粉红色和绿色的裱花,还有红色的“生日快乐”,这样完全不讲究配色,不讲究味道的生日蛋糕却是异常火爆。那个时候的我讨厌吃甜食,搞得每次生日仪式都异常惶恐,因为必须要把分配到的蛋糕吃完,那个甜出天际的味道困扰了我好多年。

现在生日蛋糕可以给大家惊喜了,品种繁多,甜度自由选择,可以让每个吃蛋糕的人都能感受到蛋糕的初衷——生日快乐!

祖国70年的蒸蒸日上,让每个小家庭都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桌上的生日蛋糕可以平均分配,可以随性安排,但是祖国要想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绝非易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为了领导全国人民把经济总量这个“蛋糕”做大,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极大地促进了全国乃至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于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蛋糕"的社会分配,党的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公平;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随着时间的流逝,阶段的发展,祖国对于“蛋糕”有每个阶段的认知,有每个阶段的分法,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我亦如此,尽可能地发展自我,尽可能地奉献自我。

生活仪式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少年时代过春节,我会起个大早,穿上爸爸妈妈买的漂亮衣裳,约上三五个朋友玩鞭炮,彼时,家里长辈们会围在锅灶旁,拿出看家本领,做一道拿手的团年饭:外婆家的酥肉、糖麻圆,爷爷家的糖醋排骨,爸爸的清蒸鱼,妈妈的凉拌小菜……等到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年饭,大人们觥筹交错,小朋友们在另一张小桌子边玩边吃,吃到一半,就会听到电视机里传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过年好!”伴着电视机的背景音,小朋友们在大人那里拿到了一年一次丰厚的压岁钱。电视机里有节奏的声音、大家坐在一起嗑瓜子吃零食的声音、外面时不时传来烟花爆竹的声音,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春节的仪式。

后来,大家不怎么放鞭炮了,不怎么看春晚了,有时候还会安排出去旅游不吃团年饭了,慢慢地,春节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斗转星移,随着现代性不断增强,私人生活领域的崛起,社会个体化进程加快,节日不再主要是亲友的聚会、联系亲情的时间节点了,人们不再关注社会公共性,而更多考虑自己在节日中休闲、旅行、休息等个体化需求了。那些年味儿十足的集体春节就只能存在每个经历过的人的回忆里了。

现在,我们每天会在同一时刻被同样的铃声叫醒,沿着一条固定的路线上班,下班从同样的路回去,到家把外套一脱丢在沙发上。日复一日,今天过得像昨天,今年过得像去年。好像越来越高效,也越来越潦草。

“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小王子》里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仪式感。其实有时候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这样会使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对于个人来说,仪式感让我们更认真,更负责地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生活的细节,时刻都能体会到幸福感,都能发现生活的惊奇。对于国家来说,国庆的阅兵仪式,空中整齐飞过的军机,直播镜头里漫天飞舞的白鸽,通过这样一种庄严的仪式,我们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正是祖国的强大才能让我们幸福地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

祖国70年的包容并进,让每个中国人都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我只是希望自己会在特定的一天、特定的时刻,用心、用行动去表达爱,让身边的人感到温暖和舒服,让自己在平淡的生活里找到久违的归属感。

(四川省侨联宣传网络中心八级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