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一叶扁舟承载远渡而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悄然靠岸;百年间,扁舟历经波澜壮阔却依然初心弥坚;百年后,扁舟成为巍巍巨轮驶向民族复兴之路。回顾百年党史,从1921年共产党成立时的“开天辟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改天换地”,再到1978年改革开放时的“翻天覆地”,直到我国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时的“惊天动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中国道路”。
党史,让我们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近代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以救国于危难为己任,从“师夷长技“到中体西用”,从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到借鉴美国的“三权分立”,各种主义政策运动“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舶来品”只是符合特定环境的定理,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漂洋过来来到“我华夏威风久歇”的中国,因其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与我国几千年民族中崇尚的“大同思想”异曲同工,庚即落户生根、屡开新境,并最终指导我们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建设的伟大胜利。
党史,让我们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得到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下,马克思主义得到坚持,千千万万党员殚精竭虑、浴血奋战、舍生取义,始终不渝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警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人民拥护,区别于人类历史上一切其他党派,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今日,我们党已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史,让我们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断完善社会基本制度,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以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始终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监督体系,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保障社会中的公平正义。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过去的“恰是百年风华”已经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之“行”、中国共产党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历史也总是要前进的,面对未来、面对挑战,我们要汲取百年党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赢得光明的未来。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