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以"一融双高、三全育人、四维协同"为统领,创新构建"红色财经"党建育人体系,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川财样本",切实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
锚定"一融双高"强基工程,激活事业发展"红色引擎"
学院精心打造红色财经文化赋能的"333"大思政育人格局:建成红色财经文化研究中心、红色财经文化馆、非遗文化传承体验馆等"三中心三平台",深入挖掘革命时期财经实践的精神内涵;推动红色财经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获批全省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计教研室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其中,红色财经文化馆入选首批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相关研究形成7篇专题调研报告,为财经职业教育注入深厚红色基因。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立德树人"立体网络"
学院组建"党员教师+辅导员+行业导师"育人团队,实现"全员协同","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4%,《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三层递进"全域课程思政体系》入选全省职业院校典型案例;打造"入学启航—成长护航—毕业远航"全周期育人链条,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劳模工匠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建立学生党员"成长档案"强化过程培养;数字赋能构建"全域覆盖" 育人场景,建成3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和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广应用至200多家院校,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政教育矩阵。
推进"四维协同"机制创新,打造产教融合"红色纽带"
学院紧扣地方经济与产业升级需求,落地商务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与蒲草村党委、金融机构共建"智慧财经党建云平台",实现组织生活联学联建;深化与三大国家会计学院战略合作,建设成都基地打造西部财税领域继续教育品牌;搭建80个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校企协同育人经验被23家同类院校采用,获批全省首批教育评价改革协同研究实验基地,形成"政校行企"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作为职业教育领域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通过"红色财经"育人体系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