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开启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作为新时代知识产权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为目标,筑红心、守初心、炼恒心、树信心,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青年”。
一、筑红心,在时代浪潮中争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青年”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去年7月,我作为一名学员,跟随审协四川中心前往梓潼“两弹城”参加培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毛主席提出的这句铮铮誓言,成了一代人坚不可摧的信念。凭着这股信念,老革命们怀着一颗纯粹无畏的心,将青春奉献给祖国,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作为一名新时代知识产权青年,同样需要这种信念,绝不能让青春偏离正确的航向,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在知识产权强国的进程中,充分挖掘创新潜力,审查好每一个案件,把实现个人抱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时代课题的答卷人。
二、守初心,在乡村振兴中做能吃苦、肯奋斗的“新青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今年,审协四川中心派出首位驻村干部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新青年”的“下乡”揭开了双柏垭村的发展新风貌——他利用自身专业,帮助村集体申请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在暑假设置培训班,为村中学生辅导功课、发放助学金,实地走访村户,认真倾听群众的需求……短短半年时间,他脚踏实地,勤于研究,成功从“外来客”蜕变为“村里人”,用一颗真心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对于宣传岗位上的我来讲,便是用好手中之笔,努力做好知识产权宣传,让更多的乡村企业在知识产权的助力下打出自己的品牌,推进科技创新。
三、炼恒心,在主责主业中做能上天揽月、下洋捉鳖的“新青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然而,目前我国还有很多“卡脖子”技术亟待解决,这为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达成共同服务好国家发展大局的共识。审协四川中心的“新青年”们组建多个项目服务组,在各地建立服务站,以知识产权服务与专利审查两大职能为抓手,奔赴藏区、拥抱成渝、助力出海,为地方间接贡献经济超过1000亿元。作为知识产权青年,要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结合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服务举措,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四、树信心,在中国特色的道路上做敢于创新、昂首向前的“新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24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世界知识产权大会贺信中提到,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致力于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逐步推进“四边联动、协调推进”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格局形成。审协四川中心的“新青年”们多次参与筹备、组织、举办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会和中欧局长会,主动输出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让川剧、太极、熊猫等更多的中国文化、巴蜀元素出现在国际友人面前,持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作为一名知识产权青年,要始终做奋勇争先的“新青年”,用文化铸魂的底气、自信自立的志气、敢想敢拼的朝气,坚决扛起知识产权从业者的职责和使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李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