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处党支部坚持以创新为主导,围绕中心工作,紧盯基层需求,大力引导党员靠前向下,加力加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持“三个一”,把理论知识学明白。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业务处室,高技术产业处党支部紧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学习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开展一次“新质生产力小讲堂”,每月开展一次“前沿趋势大讨论”,每季度开展一次“业务知识集中辅导”,多维度提升谋划工作、分析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紧盯“三个重点”,把指导服务送到位。结合新质生产力内涵和外延均较新特点,支部注重发挥全体党员主观能动性,聚焦重点市州、重点行业、重点时机铆劲用力。先后组织成都、绵阳等重点市州精准做好产业政策辅导和项目储备,组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核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项目申报答疑,在地方政府专项债申报等重点时机前分专题组织开展专项辅导,多举措推动新质生产力领域更多政策、项目、改革试点落地落实。
立足“三个实际”,把工作落地抓扎实。为确保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举措终端见效,支部立足各地实际基础、紧盯实际困难、发挥实际优势,通过高端要素资源的精准配置引导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聚,推动各地将发展需求转化为具体事项,将政策规划实化为具体项目,将工作问题细化为具体清单。比如,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中,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差异化给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在谋划推动西部商业航空港建设中,实地赴西昌航天产业园、卫星发射基地调研,指导地方做好技术、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配置。
经过持续努力,高技术产业处党支部在党务业务融合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以来,推动15家企业争取国家税收优惠近3亿元,“点对点”帮助8家企业解决困难诉求18个,推动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地方政府专项债审核通过率达85%,推动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630亿元)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党支部先后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文表彰2次。下一步,高技术产业处的全体党员干部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更加清醒的认识,更加忘我的奋斗,更加扎实的担当努力推动党务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中心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