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厅财政审计处党支部突出党建铸魂、党建强基、党建提质,引导支部党员干部坚持用政治眼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以大财政视角统筹推进财政审计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以党建铸魂,夯实审计机关的政治属性。提高政治站位,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支部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党员微党课等形式为载体,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提高政治能力,引导支部党员更加自觉地从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审计工作。强化理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审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的学习。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谋划和实施审计项目,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组织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经验分享和理论交流等活动,把学习贯彻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落实的具体举措、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厚植为民情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持续关注重点民生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情况,着力推进“六稳”“六保”、惠企利民等相关政策落实,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结合审计项目实施,重点围绕“调查研究”和“服务基层群众”,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信访接待等方式开展“四下基层”,做到察民情、解民忧、促进发展。
以党建强基,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提升研究能力,组织党员干部针对不同审计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开展互学互鉴、互评互助,营造浓厚的“审学研”氛围,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推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夯实业务能力,强化专业训练和审计实践锻炼,着力培养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本领,练就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的“独门绝技”。坚持系统思维,着力从价值取向、法律法规、政策边界、风险防患等全方位深入剖析问题本质根源,以“大视野”“大格局”跟踪审计查证过程,确保方案得到执行,重点线索查深查透。创新技术能力,针对以往年度组织生活会,检视剖析存在的“预算执行审计数据分析工作出现停滞情况”“部分系统数据无法实现批量查询分析”等技术能力问题,全面分析研判,通过不断加大数据采集及标准化力度,提升审计干部数据分析能力。截至目前,已固化形成60多个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编制下发数据分析操作指南,明确大数据财政审计的审计思路、数据资源、分析思路、适用法规等内容,有力指导全省财政审计数据分析工作。
以党建提质,发挥审计监督的独特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并深耕项目一线临时党支部,在完成重大任务中激发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调查研究中激发察实情、找症结、谋实招、解难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激励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诠释经济监督“特种部队”的使命担当。审计成果丰厚,近3年来,省本级预算执行审计55类,涉及资金超3400亿元的问题被纳入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收缴或追回财政资金280亿元,盘活闲置或存量资金495亿元;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债务管理及风险防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专报38篇;推动省政府出台省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和省级财政性资金管理决策程序规定等各类办法116项,向相关主管部门及纪委监委等移送案件线索7项,42人受到违纪违法处理。全面统筹推进,每年研究制定年度全省财政审计总体方案、部门预算执行和上下联动审计工作方案等,对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工作一次性布置、分块和分阶段实施。坚持把财政审计业务当作课题,总结撰写《优秀审计项目的创新与突破》《数据分析在预算执行审计中的运用实践》等经验材料。十年间,财政审计处负责实施的8个项目被评为审计厅优秀审计项目,其中7个项目被评为审计署优秀项目。
(审计厅财政审计处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