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山市市中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法路径,不断强化社区大党委统筹协调功能,在城市社区探索运行“前哨警务站”、招募组建“平安守望者联盟”,构建共建共治、多方联动的治理新格局,积极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
拓展基层治理矩阵,探索运行“前哨警务站”。今年以来,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依托街道“邻里e嘉”党建共建机制,探索街道社区和公安派出所联合运行“柏杨前哨警务站”“通江前哨警务站”等站点,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一是注入“联盟式”党建引领新动力。社区党委积极与派出所、“前哨警务站”开展党建联建,吸纳交警、市场监管、城管、环卫、两新组织、专业调处机构等单位参与,构建党建引领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行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行动联动、服务联做。二是推行“组团式”网格治理新模式。将“前哨警务站”深度融入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借助综治平台、雪亮工程、网格e通等平台加强数据信息共享,统筹网格内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纠纷调解、环境保护、民生服务、法治宣传等工作,纵深推进网格服务组团式治理。三是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新亮点。社区与“前哨警务站”共用场所设施、一栋楼办公,将“前哨警务站”人口管理、治安防范、信息收集和纠纷调解等职能任务,衔接融入社区便民服务网络,通过警务服务“减距离”换取社区居民“少跑腿”,真正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
壮大基层治理力量,组建“平安守望者联盟”。以“前哨警务站”为根据地,广泛招募吸纳近千名党员志愿者、社会治安积极分子组建“平安守望者联盟”队伍,整合用好社区各类社会资源力量。一是党员干部引领带动。社区党委全力配合,组织辖区党员积极加入“联盟”,将社区两委常职干部、网格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编入社区治安防控网络,组建党员治安维稳先锋队,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勇担当、打头阵。二是社会力量多元支持。坚持唤起群众自觉、激发群众力量,引导辖区商超、酒店、物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吸纳退役军人、物业保安、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等各行业治安积极分子,根据不同人员群体进行盟员职能分类,协助开展情报搜集、重点管控、政策宣传、预警报警、安全检查、巡逻防控、纠纷调解等工作。三是完善机制规范运行。健全落实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工作机制,形成运转高效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近日,“平安守望者联盟”成员协助“柏杨前哨警务站”,成功挡获一名无差别划车泄私愤人员。
优化基层治理路径,多元共建共创平安社区。全面落实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六联”机制,实现警社联动、全民参与。一是共筑平安社区“防火墙”。充分用好“平安守望者联盟”,依托“网格化+信息化+铁脚板”机制,通过线上网格群+线下勤走访的方式,开展扫黑除恶、网络诈骗、黄赌毒等各类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0余份,常态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等行动,共同治理易发多发治安问题20余个。二是构建纠纷化解“连心桥”。坚持社区共治、强化警民联调,带动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组建“长者调解队”,律师、警员、志愿调解员组建“公共法律服务队”,通过评理、说案、释法等方式,凝聚化解矛盾、社会治理的合力,协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实现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矛盾不上交。三是打造治安巡控“桥头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抓好“治安巡控”这一“民生小事”,实行警民联动防治区域治安问题,联合开展“红袖标”治安巡防20余次,联动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打处了一批“黄赌”违法犯罪分子。
(乐山市市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