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动态>文章页

乐山市市中区: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04-23 09:33:37)    

乐山市市中区作为乐山市中心城区,城镇化率超过74%,58%的党员和54%的基层党组织集中在城市。为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新期待,适应城市群众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新变化,乐山市市中区积极探索区域中心城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着力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架梁立柱,扎牢枝繁叶茂的组织根基。构建“党建引领”新体系。坚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以系统推进促进整体提升。宏观层面,强化地方党委“把方向、定基调、管大局”作用,成立乐山市市中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大工作、督办重大任务。中观层面,切实发挥好街道党工委承上启下、统筹各方、整合资源作用,成立5个街道区域化党建联盟,制发《街道区域化党建联盟规范化运行指导意见》,全面压紧压实街道党工委抓支部、管党员、聚合力、谋发展的责任。微观层面,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改革工作,科学划定“全科网格”345个,全覆盖设立网格党组织311个,推动综治、民政、信访、城管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有力将党组织延伸到基层“末梢”,全面构建起“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党组织领导城市基层治理体系。蹚出“有效覆盖”新路子。构建“一呼百应”治理格局,有形覆盖是基础,有效覆盖是关键。坚持不懈抓规范促提升,梳理形成城市基层党建领域337项工作职责,细化形成1张年度“挂图作战”任务表、1张对标检视清单、1张重点任务清单和8张积分制考核清单,全覆盖对街道社区开展调研督导,确定后进党组织3个,安排专人“一对一”督促整改,全面规范基层党组织运行,确保基层党组织政治过硬、教育管理过硬、服务群众过硬。依托网格设立45个小区党支部,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推动223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并制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业委会工作规则和业主管理规约,1199个小区成立自管委,实行小区重大事项“支部前置审议”机制,推动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开创“两新党建”新局面。构建“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行业党委具体指导、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的工作体系,扎实推进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常态化,按照“应建尽建”原则,确保两新组织“两个覆盖”100%。另一方面,着眼于城市新业态蓬勃兴起,着力将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凝聚成为服务城市居民、打通城市动脉的重要力量,一体布局“小个专”综合市场、交通运输等行业党委,外卖送餐员、货车司机等流动党支部和“小哥加油吧”等服务平台,寓引领于服务,抓服务促治理,推动党组织建在车轮上、建在平台里、建在市场中,将“最活跃地带”打造成“最坚强阵地”。

夯基垒台,锻造兵强马壮的骨干力量。选优配强提升引领力。始终把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开展换届“回头看”,及时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班子成员,真正选出治理能力强的干部、配出治理水平高的班子。持续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干部培育,打造14个领航书记工作室,开展4期领航书记大讲堂,选派80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作为学员进行顶岗锻炼、结对培育,充分发挥“头雁”书记的示范带动作用,把“老书记”的好经验、好本领发扬光大,把“年轻”干部的活思路、新理念有机融合,推动社区后备力量既丰满又强壮。拓路开山提升吸引力。充分释放从优秀村(社区)书记中招录公务员、事业编的政策红利,大力选拔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街道领导班子。打通专职人员晋升渠道,规划专职网格员-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两委”常职的职业化发展路径。积极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职业化资格评价和学历提升教育,鼓励社区专职工作者实现自我“充电”、自我提升。全面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薪酬待遇制度,建立岗位等级与工作绩效相挂钩、自然增长、动态调整的薪酬体系,舍得真金白银、传递真情实意,让社区专职工作者“安心在岗位、培养在岗位、发展在岗位、晋升在岗位”。聚智汇力提升战斗力。城市基层治理要靠社区,但不能全靠社区,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全区大力开展“双报到”工作,推动169个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40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支援基层,有效缓解社区人手紧张、统筹困难、协调不力等问题。明确“一般时段每周到、重点时段每日到、关键时段人人到”工作机制,及时响应社区需求。梳理形成社区需求、帮扶资源清单、任务清单“三张清单”,今年以来,开展“医心为民”“送岗上门”等主题活动50余场次,协助社区解决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385个。切实发挥新阶层群体力量,利用外卖员、快递小哥走街串巷、“移动探头”优势,成立2支“红领骑士服务队”,组织60余名党员骑手、优秀员工主动担当平安巡查员、政策宣传员和社情传递员,把各方力量用好用活。

精雕细琢,提升精细绣花的治理水平。加强基层号召力。聚焦管好党员和服务好群众这两个重点,创新开展“我家有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活动,针对党员类型制定“目标式”“设岗式”“跟踪式”“关爱式”“送学式”五种党员管理模式,以精准管理促高效服务。推行“社区办公日”基层服务模式,搭建社区党委为核心、企事业单位参与的“1+X”共治体系,主动下沉群众身边解忧解难,让广大群众看得到党组织的身影,感受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在危难险急时候愿意信任党、依靠党、支持党,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吸引力。增强基层凝聚力。坚持把群众监督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镜子,把群众口碑作为评价基层治理工作成效的标尺,建立健全反馈评价机制,实行“发现—上报—处置—反馈—评价”闭环运行,把评价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完善统分办理机制,实行多渠道收集、集中分转、部门领办,依托“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专职网格员“网格E通”等平台收集群众诉求,统一梳理、及时分转,相关部门按要求限时办结,主动接受监督评价。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对社区专职干部日常表现和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积分化”评价,将积分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倒逼基层干部回归“服务”本职,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服务亲切感。社区服务阵地是群众办事、活动的重要场所,需要更加亲民化、便利化、零距离,让群众愿意来、想再来。以打造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目标,大力建设“心连心·邻里中心”、睦邻空间、红色驿站、居民议事室等服务阵地,全覆盖完成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保证群众办事“零距离”。拓宽阵地服务功能,通过群众点单精准引进养老、托幼、康养等社会组织入驻,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社会养老、幼儿早教等免费或低偿可及的多元化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为基层治理提升速度、增加温度。

(乐山市市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