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并予以深刻阐述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深刻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既构成了新时代我们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集中体现和标志性成果,又为我们党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不断深化对这一思想之所以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涵逻辑的理解,从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切实增强凝心铸魂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洞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全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同时又塑造和引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时代精神,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坚实根基。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面对中国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其塑造和引领自信自强的时代精神中创立的,展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巨大真理力量。
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世界新形势新动向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推动了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为驾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人间正道并为其塑造和引领天下为公的时代精神中创立的,展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世界意义。
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提出,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创造性拓展了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上的历史纵深和文明视野,奠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前提。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已伴随我们党走过百年历史,展现了我们党在为什么要推进理论创新、如何推进理论创新上的深刻实践智慧和深厚历史积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做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从而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只要我们坚持把握基本国情、洞察时代大势、聚焦现实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贯穿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上具有时代高度的原创性贡献,实现了我们党的又一次思想解放,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在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高度上,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是要坚持在理论创新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就是要注重从安邦理政的治国之道、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质文兼具的话语方式等方面,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深刻把握这一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世界性贡献,为我们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最为明确的内涵聚焦。
坚持“两个结合”的创新典范。这一思想坚持面向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的问题出发寻找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法,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问题导向的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鲜明特色;这一思想深刻把握中国实际得以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条件,坚持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展现了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这一思想统揽中华文明及其历史演进的漫长而日新又新的发展历程,注重从中国人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连续性与创新性辩证统一的高度,去塑造具有时代高度和世界意义的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升华。
把握三大规律的时代高度。这一思想鲜明提出“四个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的规律;这一思想鲜明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新发展理念,提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一思想鲜明提出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不可逆转,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走好“五个必由之路”的根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的提出,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深入观照和系统展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与光明前景,既是对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开创性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的深刻把握,也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引领;既充分表达了我们党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跃升、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和推进兴党强党、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又深刻表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大逻辑。
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研判人类文明新走向、文明交流互鉴新特点、文化与经济社会科技互动关系新动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竞争新格局的基础上,坚持文化自信与文明对话的统一,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践中,创造性展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本质及其历史创造的深刻阐发与实践推进,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上实现了对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深刻突破和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整体性超越,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文明逻辑。
实现对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根本性突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放眼“两个大局”深刻呈现的全新历史处境和文明变革趋势,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创造及历史底蕴,创造性展开对人类文明本质及其历史创造的深刻阐发,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彻底突破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及其等级论思维方式实现了一次深刻的纲领性奠基。具体来说: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人类文明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多样、平等、包容的根本属性,深刻批判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及其文化霸权主义,阐发了当代中国在文明本质问题上的根本观点和思想立场;这一思想深刻诠释人类文明在互动关系上所具有的交流、互鉴、共存的根本特征,深刻批判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思潮,彰显了当代中国在把握和处理文明关系问题上的本质追求和实践格局;这一思想深刻阐发人类文明发展需要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的根本原则,深刻批判历史终结论和反全球化思潮,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正确路径的积极建构。
实现对西方现代化模式弊端的整体性超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文明观去把握和塑造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为从整体上消解西方现代化模式所造成的多维巨大赤字提供了创造性解决路径。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这一思想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上,这一思想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积极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防止两极分化,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处理人与自我关系上,这一思想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上,这一思想坚持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塑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活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进行高度概括,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创造性凝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深刻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思维高度。
“六个必须坚持”在世界观的层面上深刻阐发并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时代高度和文明引领的世界把握,强调以“两个大局”为基点去把握当代中国的变革场景和当今世界的变化图景,为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奠定了强大思想基石。
“六个必须坚持”在历史观的层面上深刻阐发并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时代高度和文明引领的历史自信,强调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始终保持历史主动,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打开了广阔思想空间。
“六个必须坚持”在价值观的层面上深刻阐发并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时代高度和文明引领的价值导向,强调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一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为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筑了坚实思想支撑。
“六个必须坚持”在文明观的层面上深刻阐发并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时代高度和文明引领的世界眼光,强调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倡导在文明自信的基础上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构了高远思想格局。
“六个必须坚持”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深刻阐发并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时代高度和文明引领的思维方式,强调解决中国的问题和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必须要坚持中国人的方法论,为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锤炼了卓越思想方法。
“六个必须坚持”的提出,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与创造价值、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文化自信与文明对话的统一,既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一言以蔽之,“六个必须坚持”在“时代精神的精华”与“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统一中为我们党提供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在洞察“两个大局”中引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精神,在提出“两个结合”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在高扬文明自信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意义,在凝练“总钥匙”中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活的灵魂,从而深刻地呈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鲜明气象和内涵逻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领悟,必将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征程,奋力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主任、教授】
(《四川日报》2023年07月17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