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新管道,种烤烟再也不怕缺水了。”4月7日,听着田埂上水管里哗哗流动的水声,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兴复村6组烤烟种植大户胡良迁十分高兴。
兴复村是合乐苗族乡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目前,该村92户农户种植烤烟,面积达2000余亩。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虽然该村南坳子水库可集中供水,但因今年灌溉用水需求量过大,生产用水不足成为烤烟种植户的烦心事。
“请大家不必担心,生产用水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3月22日,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魏利在兴复村走访时,很多群众向她反映当前春耕生产面临的问题。魏利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到乡党委。随后,该乡争取县水务局、县水投公司的支持,在该村两岔河找到水源。经过两天忙活,干群齐心铺设应急管道2000米,将水引入集中供水站储存,全力备战烤烟移栽。
这是泸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当前关心关注问题的一个缩影。
叙永县依托“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活动,靶向找准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形成项目清单,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江阳区黄舣镇通过摸排汇总,在全镇增建垃圾池120口,采购小型转运垃圾车14辆,让现有垃圾装得住、运得走,大大改善了该镇的环境卫生情况。泸县嘉明镇对秀水社区场镇进行清淤改造,历时一月共计清理淤泥15吨,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农贸市场长期恶臭问题;龙马潭区在开展“民意随时表达、民情快速反映、民生需求及时解决”为主题的“三民”活动中,进一步督促主责部门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各级党员干部真正俯下身子去调研剖析,将调研成果切实转化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行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坚决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解决‘办好群众美好生活十件实事’活动,真正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实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泸州市纪委常委陈远昌说。
截至目前,泸州纪检监察系统下到基层调研走访120余次,督促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50余个。
(《四川日报》4月15日 (刘传福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范芮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