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五通桥区通过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本土红色资源,发挥红色阵地、红色课堂、红色先锋的突出作用,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性和实效性。
用好“红色阵地”,再现历史“原味”。将丁佑君烈士纪念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教学点,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拓宽学习路径。将纪念馆内原“缅怀厅和故里厅”优化设计为“序厅—热土—启蒙—成长—洗礼—锻造—就义—缅怀”8个板块的教学路线,进一步还原时代背景,梳理成长轨迹,精心整理丁佑君革命烈士生平事迹,开发“微党课”《弘扬佑君精神,永葆革命本色》,将烈士坚定的信念和勇于革命的精神贯穿始终,使党史学习由“抽象模糊”变为“生动具体”。
开设“红色课堂”,增强学习“趣味”。通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敬献鲜花、追思纪念等活动,让党员走进历史、触摸历史,增强觉史学习的鲜活性。创新教学方式,在单一参观讲解模式上做加法,增加互动教学,培训专业讲解员5名、拍摄微视频2个,将丁佑君烈士的事迹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探索开发直观式、浸润式、带入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现场感受、情景体验、讨论交流,将党员带进实境课堂,达到“多维表现、立体感知、情感共鸣、入脑入心”的学习效果。
集结“红色先锋”,感受服务“真味”。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学习教育成果好”的工作导向,开展“开门办事”、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等活动,与“双报到”“城乡结对共建”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一轮接访走访、制定一张实事清单、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四个一”形式,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受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8类突出问题,建立“民情档案”119份,公开办理状态、时限进度、责任分工,将党员所长和与群众所盼“无缝对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乐山市五通桥区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