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聚焦政策落地、人才需求、诉求响应、产业协同四大关键节点,深入实施 “香城先锋・暖企护航” 行动,组织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精准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落地 “加速度”,红利直达显效能。 新都区创新政策推送机制,依托 “成都惠企政策” 二维码、“蓉易享” 平台实现精准触达,开展 8 场 “云上解读” 直播吸引 348 万次观看,党员干部 “进园入企” 举办 500 余场解读会、辅导 1200 余家企业。通过 “局长、科长换位走流程” 破解企业扩产融资等问题 45 个,设立 “惠企政策服务专窗” 实现 “一窗受理”,推行稳岗返还等政策 “免申即享”,今年已兑现惠企资金 2.15 亿元。
人才护航 “精准滴灌”,智力支撑强根基。 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发布产业园区人才十二条与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设立 “引才伯乐奖”,引入 190 名 “共享博士” 打破人才壁垒。搭建新都人才发展促进会等平台,建成 223 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举办 100 余场人才活动。推出涵盖 155 项服务的人才香卡 3800 余张,上线 AI 人才服务助手 “小香才”,布局线下 “香遇” 服务站,全方位增强人才归属感。
诉求响应 “零延迟”,纾困解难通堵点。 深化 “进解优促” 活动,建立 “1+4” 推进机制与分类走访制度,今年已走访企业超 1900 家。实施 “百名干部联系百名企业家” 计划,选派 30 名党员干部任企业助理或管家。构建 “企业点单、部门报到” 响应体系,分级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等诉求 769 项,推动 91 个涉企服务事项 “办事不出园区”,“容缺受理” 使企业跑动次数减少 60%。
产业协同 “聚合力”,红盟共建生态圈。 依托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平台,整合党员专家开展定制化服务 1900 余次。实施 “机关助企・红链共建” 行动,50 个机关党组织与企业结对,选派 50 名党员任党建指导员。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举办 60 余场供需对接活动惠及千余家企业,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协同发展的强大动能。
(新都区委组织部、新都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