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州康定市,一场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考验着城市的应急能力与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面对暴雪侵袭,康定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化身战冰斗雪的 “红色先锋队”,在抢通保供、民生救助、志愿服务等关键领域,筑起坚固的 “红色屏障”,成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中流砥柱。
闻雪而动,吹响 “红色集结号”
当暴雪橙色预警拉响,康定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秉持 “雪情即命令、保畅为责任” 的坚定信念,迅速展开统筹部署。依托 “市委统揽 — 部门联动 — 乡村包干 — 网格落实” 的四级应急体系,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一时间,全市 280 个基层党组织迅速响应,组建起 132 支 “党员志愿服务队”,2 千余名党员干部全员进入 “战时状态”。在应对雪灾过程中,康定市创新采用 “智能交通 + 雪情监测” 模式,在两岔路、高速连接线、折多山二台子等 9 个关键路段设立管制点。通过密切关注路况,实时调度人员与物资,确保重点路段有专人值守,困难群众能及时得到帮助,突发险情可迅速处理,为全市应对雪灾筑牢坚实防线。
迎寒而上,打响 “民生保卫战”
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下,康定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采取 “党员包段、昼夜轮战” 的工作模式,运用 “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的 “铲车梯队推进 + 人工精准破冰” 联动作业法,全力投入道路清雪除冰工作。出动多功能除雪机 4 台、装载机 5 台,经过不懈努力,累计清除积雪道路达 30 余公里,消耗融雪剂 22 吨,保障了交通要道的基本畅通。同时,为确保电力网络稳定运行,组建电力网络 “党员应急抢修队”,对变电站、线路及设备展开特巡。即便遭遇断电情况,也始终坚持 “断电不断服务、断线不断温情”,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在农牧区,依托 “包网联户”“三联制度” 等工作机制,组织力量全面核查牲畜受灾情况,为塔公镇、孔玉乡、呷巴乡等农牧区紧急调运发放应急饲草料 103 吨。此外,20 支基层农技服务小分队、98 名农技员深入一线,对设施大棚、养殖场棚、仓储库房等进行隐患排查,党群齐心协力,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全力守护民生。
乘势而为,续写 “春寒暖心篇”
为保障过往车辆及滞留群众的安全与生活,康定市建立高密度巡逻机制。160 余名党员干部化身 “推车侠”“修理工”,累计巡逻 460 余公里,帮助过往车辆安装防滑链 390 余次,救助车辆 140 余辆。159 个路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滞留群众的温暖港湾,为 400 余人(次)提供临时休息场所、热水等免费服务。更有 70 余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化身 “外卖小哥” 奔赴折多山,为滞留司乘人员送去应急保障物资,累计发放矿泉水 80 余件、面包、牛奶等食品 220 余件。
在这场与风雪的较量中,康定市的党员干部们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温暖的行动,诠释着初心与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成为寒冬里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甘孜州康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