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深耕群众需求“问民意”,全力打造“遂心办”公安政务品牌,服务遂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升级“省心”政务,简政优服、集约高效。搭建服务平台集成办。以市县(区、市)公安政务大厅和8个公安政务分中心为支撑点,将原分散在出入境、治安(户政)、网安、禁毒、交警等部门的业务进驻市政务中心,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就近可办”。延伸办事触角全域办。持续深化警医、警保、警邮、警企合作,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会车驾管服务站、交警中队便民点、高校交管服务站等80余个。压缩办理时限高效办。推进“简化办事流程、精减办事材料”改革,对非必要材料、政府部门可直接调用的及时减免。通过流程再造、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实现“零材料提交”事项51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7.17%,时限压缩比例达83.36%。
供给“暖心”服务,问需于民、普惠便捷。以时间换空间,扩展延时服务。在落实周六延时服务的基础上,推行每日窗口申请业务“日清日结”制度,坚决杜绝因窗口“到点下班”导致群众“白排队”“多跑路”,暑期开展延时服务500余小时,延时办理业务3400余件。以特例解民忧,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开通“高考考生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推行企业车驾管业务上门检验专项服务,开展“春节返乡民工”“暑期政务”主题服务活动等,着力满足辖区企业群众需求。以诚意赢民心,优化服务举措。创新出台《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在出入境、户政、交管等方面升级便民利企新举措,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效,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网》《四川新闻网》等中省媒体报道。
智创“慧心”模式,自主自助、科技赋能。扩展“自主可办”。推动窗口、PC、移动、自助“四端”协同办理,设立“自助专区”,增设自助服务机20余台,设置自助叫号机、自助填表机、自助签注机等自助设备,将服务时间由8小时延伸至“全天候”。推进“一机通办”。在蓬溪县局试点建成集治安、户政、交警类业务为一体的“一机通办”公安综合服务自助机,将公安机关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实现公安业务在家门口办理。探索“智慧提醒”。研发“智慧提醒”数据模型,利用大数据平台主动发现群众证件到期、死亡注销、新生儿上户等数据,及时向当事人推送办事、办证提醒,共推送期满换证提醒信息14077条。
秉持“匠心”品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能力提升精细化。健全窗口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制度,采取集中培训、随岗轮训等方式,开展业务警种专项培训280余人次,确保窗口工作人员“懂流程、细受理、能审核、会宣讲、精服务”。窗口建设标准化。持续实施公安窗口星级创建,挂“星”服务、亮“星”上岗,持续推进窗口标准化建设,评定星级窗口74个、星级窗口工作人员346人。测评机制系统化。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上测评、短信回访、人工回访、窗口评价器等方式,建立群众评价数据全量汇聚、差评跟踪回访、督促整改问责、考核结果应用的闭环访评运行机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2023年度全市窗口满意度达99.46%。
畅享“悦心”体验,便民利企、宾至如归。改善办事环境。结合母婴群体、残障人士特殊需求,设置母婴室、无障碍通道,提供温暖贴心服务。为幼龄儿童办证增设人工拍照窗口,设立儿童读物书架、提供儿童绘本读物,准备卡通警察钥匙扣、玩偶等小礼品,安抚排队等待的群众及幼儿情绪。专注服务细节。设置导办服务岗,为来访群众提供业务咨询、资料预审、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印制发放“遂宁公安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卡”,增设公布7条业务服务热线,为企业、群众提供业务咨询电话、短信评价、网办途径等信息。畅通互动渠道。建成26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群众困难58次,处理群众投诉11条,群众满意度达100%。在窗口醒目位置张贴举报电话,设立群众意见簿,收集回复群众意见建议80余条。
(遂宁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