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精神,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2021年,应急厅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以下简称“减灾处”)支部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结合业务特点办实事,助力成都市永兴街道南新村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动员部署有“速度”。减灾处支部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方案,提早谋划“办实事”工作。支部书记带队先后对成都市应急局推荐的天府新区华阳街道麓湖公园社区和永兴街道南新村进行考察,经过慎重甄选,最终确定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南新村为减灾处“我为群众办事实”帮扶单位。认真制定《减灾处党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明确主要措施、时间安排和责任分工。
便民服务有“力度”。为全力帮扶南新村积极创建2021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减灾处支部先后前往现场开展指导6次,协同拟制创建方案,部署落实创建内容标准,指导协同村域生产生活设施公共安全、消防安全,工矿企业生产安全风险隐患系统排查治理,书面反馈建议意见2份,指导问题整改27项;依托全省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业务培训班,安排南新村数名社工参加创建工作业务培训,指导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对社区居民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逃生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志愿送暖有“温度”。实地查看三个应急避难场所、微型消防站、物资储备库等5个创建要素,会同成都市和天府新区应急管理局举行交流座谈,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建议。为南新村送去部分基层防灾减灾、风险识别和逃生自救互救的宣传资料,赠送森林消防、消防、地质灾害、地震、安全生产宣传手册1000余份,宣传海报100余张,家庭急救背包20余个,防灾减灾科普教材10余本,协调免费安装1套地震预警终端设备,受到南新村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
协调指导有“深度”。积极协同对接省地震部门,充分利用地震部门的专业优势,先后3次邀请省地震局2名专家一同前往现场进行抗震减灾和应急避难业务指导。在创建中期对南新村按照“9个基本要素等”对内业资料进行审核梳理,对相关应急避难场功能区划分和标识标牌架设位置进行调整完善。要求对使用聚氨酯泡沫彩钢板搭建的电瓶车集中充电停车场外墙进行全部更换,统一换用阻燃材料外墙,增设热感应监控摄像头和悬挂式灭火器。
服务发展有“广度”。结合南新村实际情况和处室日常工作,对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创建标准,持续指导南新村完成2021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指导南新村立足防灾减灾基层治理,结合实施“平安智慧社区”试点项目建设,增强现代乡村应灾韧性力融入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升村民安全文化理念,积极推动将创建成果转化为防灾减灾实际效果,让办实事成果切实服务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在2021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评定中,南新村排名成都市第二,名列全省前茅。
(应急厅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