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文化馆着眼群众艺术需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拓展文化服务圈层,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多点位、多类型“盲区扫除”工作,全民艺术普及成效明显。
扩大主体范围,拓宽服务“年龄圈”。为吸引年轻人走进文化馆,参与到公共文化活动中来,眉山市文化馆找准年轻人的兴趣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延长开放时间、错开上班时间,增设夜间瑜伽班、民谣吉他班,以时尚性、休闲性和参与性,进一步实现艺术普及年轻化,打开了公共文化服务难以覆盖青年群众的局面。
完善资源配置,扩大培训“辐射圈”。在全民艺术普及秋季班筹备阶段,眉山市文化馆开展扫除点位盲区工作,就多个培训机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群众评价进行深入考察,新增六月艺术和舞声舞月培训联盟机构开设舞蹈和普通话培训服务,填补了威尼斯商业区和南湖住宅片区缺少公益培训的空白,满足了该区域群众文化需求。
创新服务类型,丰富服务“内容圈”。牢牢把握“需求为先”导向,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大做文章”,增设生活服务类课程,让艺术普及更贴近群众生活,充分激发群众参与艺术普及的积极性。茶艺培训班一经推出,名额立即报满。学员们纷纷表示,此类课程不仅可以提升自身艺术素养,更能学以致用,提升生活质量。
(眉山市文广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