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我为群众办实事>文章页

眉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五大行动推动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https://www.scjgdj.gov.cn/  (2021-11-19 15:35:33)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眉山市卫生健康委结合行业实际,围绕群众看病就医的所急所盼,开展“护民、惠民、便民、助民、利民”五大行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围绕疫情防控开展“护民”行动,着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慎终如始“抓常态”。切实落实对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入(返)眉人物排查、监测和闭环管理,从严从实抓好医疗机构、冷链、交通等重点场所、行业的常态化监测检测,持续高效推动新冠疫苗接种,相关经验在全省交流,并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举办天府新区贵平镇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受到省卫健委高度评价。目前,正全力应对全国多地出现的新一轮疫情,强化风险人群排查管控,加紧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

全力以赴“补漏洞”。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疫情防控一线,8月抽调委机关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专家对6+1县(区)医疗机构开展“一对一分片包干”“公立民营全覆盖”院感防控驻点督导,共检查医疗机构269家次,发现整改问题711个,有效封堵院感防控工作漏洞,把“实事”送到群众就医问诊途中。

持之以恒 “强能力”。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防控方案,常态化开展防疫知识培训和线上问答测试。8月5日起,在全系统开展为期3个月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学习活动,干部职工每周在“健康眉山”官微中完成一次答题,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储备。先后组织市直医疗机构、各县(区)轮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强化疫情防控能力提升。

围绕“看病难看病贵”开展“惠民”行动,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烦心事

系统治理“控费用”。印发《眉山市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全市不合理医疗检查进行专项治理。截止10月,共核实超适应证检查、违规重复检查、不合理组合检查、不合理用药和“大处方、泛耗材”等方面线索1010条,院内约谈266人次,移交线索7次。7月,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17个。通过系统治理,临床路径完成率较去年同期提高40.2%,医疗费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线上服务“减时间”。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报告在线查询、网络问诊,通过“线上+现场窗口”等形式改进医疗流程,解决病人就医“挂号时间长、缴费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等“三长一短”问题。

三方调解“降纠纷”。引入医疗责任保险经纪公司,建立眉山特色的医疗风险分担、医疗纠纷调处和医疗风险防范专业管理体系和调赔结合机制,成立眉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医疗纠纷实现独立第三方调处。截至10月,调解成功率77.69%,开展风险培训22次,培训医务人员达1610多人次,获得医患赠予锦旗20面,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效果初显。

围绕就近就医开展“便民”行动,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幸福感

优质资源下沉便民。深化与华西医院、华西二院、省人民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紧密型医联体合作,聘任上级医院的专家教授为我市医疗机构学科主任,开设“专家特需门诊”,让眉山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省部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检查检验互认便民。强化成德眉资同城发展合作,签署《区域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合作协议》,实现区域内24家医院58项检验和16项检查结果互认,实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便利化、同质化。

对口支援帮扶便民。建立健全城市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机制,选派38名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到金川县、茂县、武胜县等12个深度贫困县开展贫困地区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选派391名医务人员到眉山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薄弱地区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满足基层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围绕重点人群开展“助民”行动,着力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老年人健康服务。印发《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实施方案》,为19.72万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为未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增设“无健康码通道”;开设预约诊疗的医疗机构在醒目位置宣传“老年人就医指引”相关内容;导医台设置助老服务站,落实志愿者、导医“一对一”服务,并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担架、轮椅等助老器具,截至11月17日,提供累计服务近3850人次。

妇女健康服务。免费为广大妇女提供“两癌”筛查,开展宫颈癌检查31822人、乳腺癌检查26916人。高效实施免费孕期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医学检查,孕检目标人群覆盖率91.2%,婚检率96.06%,落实农村生育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项目。推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期检测率99.97%,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率 100%,实现艾滋病母婴零传播。

计划生育对象服务。严格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对象资格确认,为符合条件的148375名奖励扶助对象和8409名特别扶助对象,发放民生资金2.19亿元,实现应奖尽奖、应助尽助。

围绕多元化健康需求开展“利民”行动,着力推进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

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按照“优布局、调结构、控增量、补短板”的发展思路,精心编制“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谋划布局华西医院眉山医院第二院区、市精神卫生中心、市老年病医院以及20个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启动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建设,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大力实施品牌创建计划。深入推进医疗机构等级创建和重点专科建设,启动市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彭山区人民医院、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三乙创建等,力争“十四五”期间创建三级医疗机构9家。启动肝胆外科、肾病内科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建设。

打造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深化与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合作,通过管理输入、技术输入和人才培养,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建设,着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眉山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