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乐山市政府党组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政治导向,发挥“头雁”效应。制定印发《市政府党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将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组织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3次,专题研究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措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市政府班子成员围绕解决基层群众最直接最期盼问题,组织开展18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以“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扎实推动。积极带头落实项目清单,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宣讲,督促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增强办实事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积极发挥“督查利剑”作用,印制《政府系统业务与督查联动工作制度》,开展各类民生工作督查8次,反馈存在问题60余个。
坚持问题导向,发挥“精准”效应。围绕医教文卫、交通城建、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细化形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调查问卷96个选项,在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乐山新闻网等平台广泛发布推送,精准收集反映意见和突出问题165条。组织开展民生领域满意度调查和问题建议征集,根据调查中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关注度排行和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建议意见,启动实施新一轮“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标补短三年行动计划,精准制定《2021年全市32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列出详细工作清单,明确重要时间节点。坚持民生优先原则,从资金、土地、水电等要素方面优先给予保障,为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创造条件,目前已拨付资金20.87亿元,占年初预算的66.4%。实施嘉定路综合改造等道路畅通补短项目32个,已完成投资56.34亿元。扩大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供给,已购买学前教育学位2960个,基本解决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布局不合理、学位不足等问题。
坚持目标导向,发挥“驱动”效应。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防止“两张皮”。围绕建设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绿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重大任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24字工作思路,紧扣“园区建设提升年”经济工作主题,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稳固经济“基本盘”,加快构建工业“4+1”、服务业“2+6”、农业“8+3”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齐头并进,驱动跨越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挂图作战”项目完成投资291.2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2.9%;全面开展“一网通办”百日攻坚行动,市场主体已达20.3万户,同比增长28%;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09%,就业形势平稳向好。
坚持需求导向,发挥“系统”效应。指导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树立系统观念,纵深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创新实施民生项目,新增支持选派教师到“三区”支教、为已脱贫适龄妇女购买“女性安康保险”、实施惠残助残行动等3项工作,151个对标补短项目完成投资96.6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7.15%。结合地方特色和居民需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00个、涉及居民约4万户,注重保护历史遗存,活化利用文化资源,让改造后的小区既是生活宜居地,也是“网红”打卡地。以打造“全省最干净城市”为目标,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舒适的宜居宜游城市环境,接待研学旅行7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40%。
(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