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网信办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网信事业发展结合起来,立足网信职责,坚持以“学习起步、调研开局”的工作思路,明确办领导牵头负责6个重点课题,各处(中心)负责人负责12个专项课题,全办年轻干部计划完成55篇调研报告,通过调查研究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坚持把互联网作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有效平台,密切监测收集、研判和反映网民关切诉求,先后形成《网民反映在天府国际机场务工遭遇欠薪》《多省核酸检测降价 我省网民盼四川出台相应政策》《通江投资百万饮水工程成摆设》等一大批有价值的舆情信息,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获得省领导批示114次,其中清华书记作出批示19次,促进各级各部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助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严格落实定点帮扶责任,今年以来协调资金28万元,实施便民桥捐建、新春慰问、花椒产业扶持、长期助学、免费车票、爱心家庭包、暖冬行动爱心包裹等帮扶项目7个,切实解决村级和农户实际困难。全面服务森林草原防灭火,充分运用新媒体拍摄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开展防灭火宣传,先后派出督导组17次,有力防范了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事故发生。
聚焦网络安全,筑牢安全防线。充分发挥网络安全“保驾护航”作用,持续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开展重要敏感时期和重点行业单位网络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深入部署落实全省建党100周年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及时通报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和事件,先后处置川航航班取消短信事件、川台疑似被攻击事件等网络安全事件80余起,切实筑强网络安全屏障。定点组织开展年度网络安全检查和演练,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和数据安全。深化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和网络安全专题培训,筹备开展首届全省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不断提升敏感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能力和水平。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持续做好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专项治理,切实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会同通管、公安等相关部门,集中3个月时间清理整治假冒仿冒党政机关及其下属机构、社会团体的官方网站和公众账号,截至目前,已举报涉嫌假冒仿冒网站和公众账号线索529个。
聚焦信息化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发挥信息化“赋能增效”作用,扎实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电子政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拓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化公共服务应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利益。实施网信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借力资本市场助推网信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四川新闻网已在创业板上市,封面新闻拿到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建了科技公司,正在冲刺科创板,云智天下进入辅导期。依托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织华西医院、四川电信、国星宇航,迅鳐科技等40多家单位和企业参展,举办天府新区和德阳两场数字经济推介会,推动企业合作和项目落地。深入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统筹协调通管、商务等部门打通网络覆盖“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连通农村电商“神经末梢”,实地了解数字乡村建设困难与需求,促进企业与基层党委、政府交流合作。推动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有效衔接,其中成都大邑、泸州纳溪等4地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为乡村振兴插上信息化翅膀。
(省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