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厅始终坚持把党史学习、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以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为切入点,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最后一公里”,集中反映了城市水污染防治与管理的综合水平。“十三五”时期,厅积极配合住建、水务等部门推动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基本消除了全省105个地级城市黑臭水体。
2021年4月以来,为巩固和提升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结合省级环保督察,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规划院、省环科院组成暗访小队对部分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开展了暗访督导。完成了内江、德阳、南充等9个城市的33个黑臭水体的暗访抽查,发现部分黑臭存在水体长治久清机制体制不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缓慢等问题,甚至个别黑臭水体还存在反弹回潮的迹象。及时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了属地有关部门,督促加快问题整改,切实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改善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下一步生态环境厅将在学史力行上狠下功夫,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主动会同配合住建部门加快地级城市黑臭水体巩固提升,彻底遏制反弹回潮的趋势着眼长远、完善解决长治久清的体制机制,强化示范城市引领带头作用,启动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把学史成果转化为推动全省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行动自觉。
(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