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我为群众办实事>文章页

成都市司法行政系统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https://www.scjgdj.gov.cn/  (2021-04-26 09:24:31)    

成都市司法行政系统通过更加贴近群众、灵活多样的方式,扎实开展系列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全市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谋惠民之策,增强法律服务针对性。一是完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长效机制。市司法局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办”机制、农民工案件“协同联办”机制,建立100余人的农民工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库,实行“分线多包”(分级办、线上接、多元化、包干式)工作模式,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形成农民工讨薪维权强大合力,累计提供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633件。二是出台公证惠民惠企政策。成都公证处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及时回应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需求,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做到上门服务零距离、温情服务暖人心。贯彻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公证费用减免,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中小微企业更好更长远发展。三是开通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市司法局设置民营企业行政复议快速通道,充分运用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在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上用实劲、使真功、展成效,以调解、和解方式办结32件行政复议案件,让群众充分感受法治的温度和政府的温暖。

二、行便民之举,增强法律服务便利性。一是公证办理服务“专人帮办”。双流区推行“1+7+5”一对一公证导办服务新模式,组建由7名办证经验丰富的公证员助理组成的“导办员”专业团队,推行“一问二阅三补四书五导”5步工作法,结合群众需求,讲清办理流程、讲明所需材料,引导群众快速、便捷办理公证,累计提供“一对一导办”服务400余次。二是公共法律服务“全网通办”。温江区重点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企业版和群众版分类推进,拓展“温小法”的“法律顾问”和“法务助理”功能,优化设置咨询服务、办理服务和查询服务等模块,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业务“应驻尽驻”,群众可在线获取法律咨询、法律文书等服务,累计提供服务8万余人次。三是矛盾纠纷化解“一地联办”。邛崃市深化人民调解“一体化”改革,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工作派单、赋强执行、速裁四项机制,发挥各级各部门职能作用,整合社会多元力量,实现群众申请矛盾纠纷调解最多跑一地,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累计化解矛盾纠纷749件,涉案金额达1470余万元。

三、解民生之忧,增强法律服务实效性。一是聚焦群众关心事。崇州市针对未成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我未成年我怕谁”等法律误区,组织开展“民法‘典’亮校园·法治护航成长”系列活动,编发《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联合专业社工机构,推出法治拓展和法治游园等法治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感悟法治精神,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能力,累计已向全市中小学赠送法治图书3000余本,组织2000余名在校师生参与活动。二是聚焦群众身边事。郫都区建设特色法治教育阵地,开展景区、街区、小区“三区融入”行动,通过植入法治元素、讲好法治故事的形式打造“先锋法治长廊”等11个特色法治文化阵地,常态开展法治文艺汇演、茶铺法治沙龙、坝坝会聊法、农民夜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活动,累计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普法信息1111条,线下发放普法资料2万余份,开展各类法治活动500余场。三是聚焦群众烦心事。都江堰市积极参与滨江丽景项目、青城后山灾后重建项目工程、华西化工宗地收储、建设路115号市场公司烂尾楼涉诉事宜、希望集团土地问题处置、违建别墅后期整治项目延期缴款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矛盾调处,出具涉法意见书6份,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法治支撑。

(成都市司法局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