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司法厅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始终,及时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围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职能,着力以实施“六心工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
实施法治宣传“入民心”工程。组织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组建法治宣讲团、法律宣传小分队等,并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宣传平台,开展“法治大讲堂”“送法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平安四川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系统共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3万余场次,举办法治讲座、法治论坛、法治大讲堂、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5320余场次,覆盖20万余人。
实施法律援助“暖民心”工程。积极筹备建立四川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规范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并组织安排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参加民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组建省外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律师团队,在省外特别是在广东等川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时为川籍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开设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56件,提供法律咨询7685人次。
实施人民调解“顺民心”工程。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组织全系统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护民活动,指导各市(州)、县(市、区)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企业、工地,全面排查安全风险隐患,依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将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源头,实现矛盾不上交。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8972件,调解成功8913件,调解终止12件,调解中47件,调解成功率99.34%。
实施政务服务“便民心”工程。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同时,研究制定《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实施意见》,推行“一目录四清单”包容审慎精准执法。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线下线上服务平台,开辟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服务,让老百姓享受到便民、利民的待遇。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系统网上办证9720余件,办理公证、司法鉴定4230余件,上门服务1580余件次。
实施法律会诊“舒民心”工程。持续完善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法律会诊”,切实满足农村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培养法律明白人3万余人,提供法律服务9638人次,法律明白人帮助化解矛盾纠纷1360余件。
实施服务营商“惠民心”工程。组织开展“千所百处帮万企”活动,组织法律服务人员深入企业通过采取普法讲座、现场咨询、座谈等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课程,开展“订单式”法律体检。重点紧扣重大项目投资、重点工程建设,将法律保护关口前移,帮助民营企业有效预防、化解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法治企、农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规范民营企业管理,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600余场次,接受涉企法律咨询357人次,审查企业合同400余份。
(司法厅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