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地灾防治主力军,四川省地矿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主业主责结合起来,充分动员地质专业力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将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加紧督导排查,做隐患监测“守夜人”。地灾防治,防先于治,重在未雨绸缪,避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省地矿局自今年1月以来,组织局属22家单位在全省21个市(州)、124个县(市、区)开展汛期驻守督导工作,共计投入452人、车辆141辆、设备685台,组建起97人的专家团队。截至7月12日,共排查地灾隐患点10479处,更新地灾隐患数据库信息1364处,参与地灾防灾演练近200场,发放地灾宣传手册61080余份,现场培训43404余人次。
人防技防结合,做智能防灾“领路人”。为实现地灾防治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更好推动传统的“群测群防”向“人防+技防”转变,从去年年底以来,省地矿局承担了南充、宜宾、巴中、广安、雅安、阿坝、甘孜、凉山等多个市(州)群专结合监测预警项目。为了确保今年汛期前监测预警设备投入使用,各单位连续奋战,“五一”等节假日也坚守岗位,目前全部已完成设备安装,上线率达到95%。其中,局属单位成都水文队承担的宝兴项目还被专家组推荐为监测项目样板推广应用。
第一时间预警,做地灾避险“预警人”。险情之下,时间就是生命,省地矿局随时保持战时状态,在关键时刻能确保群众及时获得灾情预警。7月5日18:10左右,凉山州木里县项脚乡项脚沟流域7条支沟发生泥石流灾害,物源冲出沟口规模约162万立方米。作为木里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支撑单位,省地矿局106地质队由于自汛期以来,就组织专业骨干加密排查,于泥石流发生前一天发现隐患点异常后,迅速上报相关部门,建议随时准备实施人员撤离紧急预案,同时安排专人开展提前预警工作。在监测预警设备发出警报后,危险区内251户1042名群众在短短30分钟内便全部按照预案演练撤离路线迅速转移至避险点,督导组成功发挥了地灾避险“吹哨人”的重要作用,避免了一次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省地矿局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