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所属成都双流机场海关切实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调研挖潜能、改革赋势能、实干提效能服务跨境电商发展,2024年1月份以来,监管跨境电商清单数同比增加1.5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海关力量。
调研挖潜能,提升需求感知力
落实“四下基层”,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摸清企业需求解决企业问题。聚焦关键问题,靶向发力。梳理跨境电商业务面临的“滞、瞒、逃、骗、害”等5方面主要风险,针对项目优化、风险防控、复制推广三个关键点开展针对性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为地方招商引资提出建议5条全部被采纳。畅通沟通机制,紧密联系。专人点对点联系企业,做到把握企业需求精准化、实时化、动态化,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3次,主动对接、细致指导企业开展清单申报、卡口验核等业务,并为企业量身定制规范申报、仓库管理等不同主题的海关政策宣讲,提出针对性指导建议6条,布控清单当日办结率达到100%。建立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总结深入场站经营方、跨电企业开展6次调研的经验,将各方需求较强的“政策宣贯+诉求收集+纾难解困”集成打包,形成常态进行、双向反馈、及时响应的需求调研长效机制。
改革赋势能,提升精准服务力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行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在巩固改革成果上下好“精准功夫”。巩固全国首批试点跨境电商税款电子支付改革成果。瞄准缴税便利化,加大电子支付业务培训的维度和广度,通过“成都海关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操作指引,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实现跨境电商税款电子支付全覆盖,单票缴税周期由1—2个工作日压缩至10分钟内,帮助企业节约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强化新增商品备案预审。以“把好预审关”作为推行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提前为企业确认新增商品是否在跨境电商正面清单内,帮助企业避免因误进口非正面清单商品而造成损失或被处罚的风险。预审开展以来,累计为6家企业500余项商品提供预审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避免30余项商品错误申报,节约企业时间成本。优化跨境电商新业态。聚焦消费者购物体验、企业快速通关需求及监管合规要求,从发挥自贸区政策优势、用好保税监管资源、创新物流配送模式等方面不断完善项目方案,规范新业态体验店“线上销售+线下配送”业务流程,助力跨境电商菜鸟中心仓项目成功落地。
实干提效能,提升高质量发展力
践行求实、扎实、朴实的海关文化,全面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强化正面监管效能。建立“账册抽查+仓库核查+网络巡查”多维监管模式,切实做好流程把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防范业务增长可能产生的伴生风险。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核实单证信息,梳理操作流程以及约谈企业等方式,妥善处理5起跨电消费者投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深化合作促进共赢。强化沟通协调,优化服务效能,设置合理的重量比对等参数,与场站经营方协调解决卡口光学识别系统运行不畅、企业物流车辆停靠不便等问题,助力企业发展。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全面推广应用商品条码申报,以大数据筛查分析为重要手段排查商品风险。用好“掌上海关”APP等线上应用完成疑异清单交易真实性验核。开通跨境电商进口申报专用通道,有力保障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货物正常通关。
(成都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