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宗教委民族团结处党支部积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
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10-17 10:41:28)    

省民族宗教委民族团结处党支部积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效,不断加强支部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职能职责,以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建设为抓手,指导各地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民族事务微观治理,将民族事务纳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夯实社区民族工作基础,整体提升社区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水平,推动支部党建与处室业务“双带动、两促进”。

一是党建引领建立完善社区民族事务治理机制。持续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以“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建工作体系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落实党建联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优势,定期研究部署社区民族工作,调动各族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与力量,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强化党组织阵地建设,积极盘活利用社区、小区闲置资源,建强群众家门口的党群“微阵地”,打通社区治理末梢的“微循环”,把党群服务延伸到小区和微网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担当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支持社区党组织整合辖区社会资源,创新建立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制度优势,调动激发辖区单位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二是党建引领建设示范社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社区党组织的统筹领导下,实施“党建+民族团结”工程,推动“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社区民族工作网络化,创新各类主体与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民族事务治理的方式方法,把各方力量联系在一起、整合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把社区建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家园。整合资源提供便捷化服务,在政务大厅设置石榴籽志愿服务岗,提供咨询和翻译服务,方便各族群众就近办理社会保险、政务查询、流程咨询等各类政务服务。组织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体创业就业、矛盾纠纷、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实际问题,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做好辖区各族群众的服务保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参与互嵌式社区建设积极性。有序推进基层群众自治,指导组织社区群众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各类文体团队等,并通过自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小区院落议决事务、民主管理、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涉民族事务治理等各项工作,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升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选拔人才参与社区治理,动员各族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优秀人才参与进入社区和居委会班子、小区院落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担任居委会、业委会、民情议事会成员,党小组长、居民楼栋长、治保队员等,赋权担责、履职尽责,为公共议事、自治管理献计出力。整合资源拓展治理渠道,充分利用社区会客厅、龙门阵、调解室,院坝会、联谊会、恳谈会,文体团体、五老乡贤、志愿者队伍等社会资源,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协同参与社区治理,汇聚社区多元治理合力。

四是党建引领支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依托社区党建阵地建立“民族文化之家”“中国唐卡馆”“邻里之家”“文化广场”,开展各民族优秀文化讲座、学术交流、美术摄影展览、非遗传承展示,以文化人、以文惠人、以文育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五个认同”。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定期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家庭”“道德模范”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发掘选树时代特征鲜明、彰显民族团结的典型,讲好街坊邻里身边的“三交”故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开展文化活动交流互鉴,积极运用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健康文化等资源,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组织书画作品展、剪纸厨艺、民族歌舞、器乐演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省民族宗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