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办各党支部按《省地方志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安排》,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并认真开展学习。各支部党员、干部在学习中纷纷表示,将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不懈奋斗的源泉动力,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综合处党支部:通过原原本本读、逐字逐句悟,综合处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增强了做好综合处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信心决心。大家纷纷表示,将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不懈奋斗的源泉动力,增强学思践悟的政治智慧,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防线,坚持“五心”“六问”“七要”,坚持学在先、干在前、作表率,紧紧围绕办党组决策部署和各阶段工作重点,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业务能力、业务素质,为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忠诚履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职责使命贡献智慧力量。
省志工作处党支部:通过学习和讨论,省志工作处全体干部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大家要在全面深入学习领会上下更大功夫,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深刻领会“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核心内容,熟练掌握这一思想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市县志工作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牢牢把握好目标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特别是结合自身工作进行学习,如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年鉴篇目设计的逻辑性。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带着问题学,通过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切实提高自身业务和政治上的本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学深悟透”中下功夫,对照“五心、六问、七要”提升自身本领,不仅要文化自信,更要传播好文化自信,为讲好四川故事作出自身贡献。通过不断学习,自己的理论素养得到提升,思想政治性得到提高,工作作风更扎实,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省情信息工作处党支部:通过原原本本读、逐字逐句悟,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明晰了此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和“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任务以及“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的工作要求。纷纷表示,将从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从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以昂扬的奋斗姿态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彰显地方志工作者的担当作为。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发布内容的审核把关和对留言评论的处理,正面引导网上舆论,注意防止各种“低级红”“高级黑”,努力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推动四川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针对高校分馆建设、史志“七进”工作推进,处内参与调研的同志要按省委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以及省地方志办《2023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切实以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政策法规宣传处党支部:通过学原文、谈感受、讲党课等形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推动党员干部从伟大思想中汲取智慧力量,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坚持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硬本领和能力,为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方志馆筹建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支部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主题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引领意义,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要把“重实践”作为导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深入调查研究,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调查研究“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在方志馆建设上遇到的难题,要多看多思考多调研,寻求合理解决方案,尽快推动方志馆建设项目落地落实。
四川年鉴社党支部:为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凝聚思想共识,支部书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和要点》为题进行讲解,让大家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省地方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