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吴小川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国发展改革委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等,结合日常工作学习情况,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系列重大战略的内在逻辑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深入理解领会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思维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我们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对经济内循环的模式进行了阐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虽然说我们最近才从中央层面明确听到以国内循环为主的提法,但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来都是有中长期的预判和规划的,此次经济内循环绝不是一个“临时之举”,而是谋划已久的对发展重心、发展方向进行的战略转变。从一系列战略部署和经济数据来看,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已经在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只不过当前国际局势、疫情爆发等因素,进一步加速了我们推动转变的进程,并且更加明确响亮的提了出来。
2008年以来,我国就一直在努力降低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明显降低,对外部市场波动的承受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加之拥有国内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以及多年发展形成的完整产业链,我们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国际形势下,还能充满信心的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充分认识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是拓展对外开放空间的重大部署,是形成强大战略后方的长远大计,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在逆全球化倾向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松动、分离的严峻形势。在此情况下,加快构建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基本途径,是积极应对当前形势的必然之举。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压茬推进乡村振兴,将有效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消费回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挑战、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主动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加快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扩展国家发展战略回旋空间的战略选择。这些重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从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群众收入等方面对双循环格局形成构成立体有效支撑,无一不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谋划长远的高度和把握全局的智慧。
通过学习我对当前国家和我省的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内在逻辑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都是审时度势、站高谋远、超前布局的,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和深远意义。我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昂扬的工作斗志,将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精神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以扎实有为的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