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眉山市税务局 刘东浩
孟子云“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不管你早夭还是长寿,活着就是要努力修身勤学,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知税史方能以史为鉴,使谋税者明,谋税者清,谋税者智,谋税者达。
《税收百家史话》一书,以税收历史为主线,以历史人物为基点,纵横跨越中国五千年历史。全书按历史断代分为七大板块,品咂流连于《税收百家史话》闭目凝神之际,常常使我感觉到对这个世界,对我们国家,尤其是对我们税收历史知道的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裹挟着我,促使我迸发出求知的欲望和乐趣。
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章节就是有关李世民轻税纳谏、白居易一心为民、苏轼经世济民等往圣先贤的税收思想,这与我们当下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等系列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唐太宗反对实行重税,与魏征交谈时说他在读北齐、北周史的时候发现,亡国的君主太喜欢奢侈,所有的库存几乎被他们用尽了,竟然到了各个关口集市无不征税的地步。唐太宗指出“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这就好比馋嘴的人吃自己的肉一样,肉吃光了自己必定会死去。他深刻的明白若国君征收赋税不止,百姓疲惫以后,国君也会自取灭亡。
在众多的文人墨客当中,白居易的诗歌中描写税收的篇章最多。白居易关心百姓的直接经济利益、反对变相摊派增加百姓的税收负担,主张“均贫富”,其关心百姓疾苦的忧民思想值得称道。他在《秦中吟重赋》中写到:“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说是夏秋两季纳税,然而却是税上加税,税外加税,从春到冬一年四季都在向劳动人民横征暴敛。作为朝廷重臣的白居易,在此诗中以农民的口吻叙述当时社会的不公平,表达出他对老百姓的痛苦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均户口、按地征赋役”是苏轼比较重要的治税思想。他提出了通过赋税手段来调节商品的流通,建议免征五谷力胜钱以通商贾,免榷零售小商盐课以广流通,免征漕船携带商品之税以繁荣京师市场等等。他对“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的现象非常痛心,认为“毒莫深于夺民利”,主张“薄敛”“轻赋”。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治税理念,极力主张“藏富于民”的赋税思想,大声疾呼“涤荡振刷”的改革精神,身体力行“因法便民”的施政实践,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治税理论研究和税收改革实践,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历史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当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只有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税收规律,开创税收未来。无论是李世民的轻税纳谏、白居易的一心为民还是苏轼的经世济民,无一不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都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受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带来的冲击,社会民生领域遇到一些突出问题,企业生产经营也存在诸多困难挑战。疫情发生以来,税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按照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尽力的“四力”要求,更加自觉地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我将强化行动自觉,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涵养自我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有感于泱泱华夏税收历史,特赋诗一首以寄豪情:国脉万古事业兴,赋税千秋舐犊情。牙帐蠲政谋福祉,仓廪丰实四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