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青年理论学习>文章页

水利厅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纪实

https://www.scjgdj.gov.cn/  (2020-05-14 09:05:12)    

索玛花开季,攻坚战正酣。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收官之年,四月以来,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入百日攻坚。此刻,一支支水利综合帮扶队、专家服务团及技术帮扶队正默默踏行在大凉山深处的蜿蜒山路上。他们是由四川省委组织部和省水利厅选派的82名水利专家干部,组成了四川省水利厅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承担着凉山州脱贫攻坚任务,聚焦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及河湖管理。工作任务日渐繁重,且时间紧迫,日夜兼程,不辞辛劳,一边在攻坚一线奋战,一边坚持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平台,以学促干,边干边学,让脱贫攻坚的步子走得踏实而坚定。

党建引领聚焦学,强化理论学习能力。“党建强队伍”一直是水利综合帮扶队伍工作指导思想。水利厅驻凉山州水利局工作的专家服务团抵达凉山后,便及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着手推进“抓党建、促扶贫”工作。凉山州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作为水利扶贫任务繁重艰难,队员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农村人喝上放心水”,从帮扶队队长到每一名队员都必须下沉到凉山州的乡上、村上实地调研,定点帮扶。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强烈的初心使命感,很难保证任务能圆满完成。临时党支部的支部学习会此时便成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学习平台,援彝工作的第一课。每一批抵达凉山州的援彝干部首先参加支部理论学习,认真研读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领悟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方向,找准自身的定位,让个人的奋斗追求拥有更高思想起点和精神动力。同时,临时党支部重点强化帮扶队中党员的责任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用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指导援彝工作实践,带头干,主动干,形成“党员带队员,党建促团建”的良好氛围。

工作现场实地学,延伸学习平台直抵一线。凉山州有17个县市,其中深度贫困县就有11个,因原有水利工程滞后及季节性缺水,这里安全饮水问题突出,如何加快补齐脱贫攻坚安全饮水短板,便成了帮扶队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此刻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任务不再拘泥于对书本文件的学习,而是让大家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在工作中将理论结合实际,边探讨,边总结,创新解决问题,深化学习成果。帮扶队采取“分散+集中”的方式,统分结合开展饮水安全帮扶。一是省水利厅增派5名饮水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长驻深度贫困县,现场指导工作。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召开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培训会,聘请省水科院、省内先进市及已脱贫县的专家,围绕农村饮水工程设计、建设管理、脱贫攻坚迎检资料整编等内容进行授课,从专业技术上大大提升农村供水工程建管水平。通过专家指导、技术培训、现场实战,凉山州安全饮水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目标打下基础。

集思广益云端学,抓好理论学习末端深化。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幅员辽阔,山高路险,队员们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高山峡谷,他们走村串户,夜以继日,要时常把大家聚在一起集中学习,时间、空间条件都不允许。理论学习小组联系实际,突破局限,组织大家“云端学”。队员们下载“学习强国”APP,关注“人民日报”、“四川水利”公众号等相关媒体,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学习,确保理论知识不掉队。建立学习微信群、QQ群,及时发布上级对援彝工作的最新指示,组织大家在线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果,互助互答,互相鼓励,共同分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综合帮扶队目前有82名队员,他们分散在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区,大家干事的时间多,见面的时间少,他们为了国家的扶贫事业,远离家庭,地处山区,工作的压力和枯燥的生活,难免会心情压抑,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将“谈心谈话”活动搬到了线上,开展“云端聊”,一方面帮扶队长随时主动了解队员思想及工作情况,严管厚爱两手抓;另一方面大家相互倾诉,勉励共进,共同推进援彝事业,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2020年是全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的号角已吹响,决战的旗帜已扬起。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水利厅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坚持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平台,内抓理论学习,外强工作实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踏实的工作作风,不忘初心使命,心系水利民生,破水困局,解饮水难,代表全省水利人为凉山州的脱贫攻坚事业写上鲜亮的一笔。

(水利厅水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