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第65个“3.23”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市气象局围绕2025年世界气象日“携手缩小气象早期预警差距”为主题,创新“党建+科普”融合模式,组建由机关党支部与气象学会联合的党员先锋队,于3月21日开展“三进一开放”系列气象科普活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在气象局机关办公楼大门口和东坝陈家壕社区,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搭建起“流动宣讲台”,通过发放气象科普资料、现场讲解、互动交流等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气象知识。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现场发放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手册》因图文并茂广受好评。社区居民李大姐在参加活动后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气象知识,特别是如何应对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对日常生活很有帮助。”
走进昭化区元坝一小,校园内的国家级无人值守气象站变身“科学课堂”。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黄亚林向同学们讲解了风向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等仪器的功能,结合同学们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这个双翻斗就像天平的托盘,雨滴落下时会触发计数装置……”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让抽象原理具象化。当气象学会理事长王璐思展示风云气象卫星模型、讲解其用途时,孩子们仰望“人造星辰”的眼神充满向往。
针对农村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和农业气象服务需要,机关第一党支部科普小队深入利州区大石镇五一村开展“田间科普”。通过拉家常、发放气象科普资料等形式,向村民宣讲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将防灾避灾要领融入生产生活。农气专家现场指导村民利用“广元天气”微信平台查看本地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为春耕春播装上“数字导航”。
世界气象日期间,广元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对外开放,迎来了一批“小小气象播报员”,他们在观测场触摸百叶箱的温度脉搏,在气象台会商室观看气象日宣传片,在演播厅体验气象主播的播报时刻。“哇,天气预报好神奇啊,我长大了也想来预报天气!”广元博雅幼稚园的一名小朋友们激动地说。通过科普活动,激发了小朋友们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向往。
活动中累计发放科普资料1000余份,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此次活动不仅是科普宣传,更是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具体实践,通过“党建+科普”融合模式,既提升了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又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组织力,拉近了党群关系。今后,市气象局将进一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探索“党建+”模式,助力广元气象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元市委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