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办群众最盼事 解群众最难题”主题活动取得实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泸州市江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党员攻坚克难先锋队,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探索出门诊、会诊、出诊、急诊、复诊“五诊”解“五难”治理模式,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力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难题。
“以前小区没门禁、没车位、没电梯,卫生很长时间才打扫一次、绿化都已经长成了野草、化粪池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消防道也经常被乱停放的车辆占用。”谈起改造前的泸粮小区,居民不是摇头就是摆手,眉毛紧皱、怨声载道。
“门诊”集民意,破解小区改造推进难。党员攻坚克难先锋队进院摆摊、入户拜访、电话沟通,广泛征求居民改造意愿,集体讨论老旧小区“改不改、怎么改、如何改”等问题,充分调动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会诊”查症结,破解小区功能提升难。党员攻坚克难先锋队通过书面征集、业委会和业主代表座谈,梳理基础设施、绿化、技防等问题12项,社区、街道、区旧改办针对改造内容制定方案,居民择优选用,提升居民对改造方案的认可度。
“出诊”送政策,破解小区服务下沉难。党员攻坚克难先锋队针对小区“一老一小”需求问题,在小区加装电梯4台,打造“红立方”党群服务之家、儿童天地。同时,引进百子园日间照料服务进小区,为居民提供理疗、便餐等居家服务。
“急诊”化矛盾,破解小区治理落地难。党员攻坚克难先锋队突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推动小区党组织与业委会交叉任职,搭建小区居民议事平台,完善“三会”制度,及时收集处理小区矛盾纠纷,推动“善润家园”党建品牌做细做实。
“复诊”促落实,破解小区运行管理难。党员攻坚克难先锋队探索 “物业+网格”新模式,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采用业主自治和社区托管等方式,提升改造后管理成效,实现小区治理良性循环。
“环境美了,氛围好了,我们很满意!”改造后的泸粮小区变样了,居民人人都说好。增设景观小品、重物专用通道、电梯和停车位,改造消防通道,打造“红立方”党群服务之家......不仅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还将引进物业,长效治理。
党员攻坚克难先锋队通过“五诊”解“五难”治理模式推动组织在小区建立、资源在小区集聚、难题在小区化解,有效集中力量协调化解推进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问题,收获了小区居民的“点赞”,使老旧小区改造改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泸州市江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