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和院省要求,中科院成都分院积极成立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探索发挥学习小组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学思践悟,系统谋划实施“学什么”
2020年4月,在分院分党组的领导下,机关党委重点从把握方向、方案统筹、监督指导、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好学习小组工作。在内部打破内设机构界限,跨部门、跨处室将人员分为三个小组,选派学习兴趣和组织能力较强的青年干部作为组长,具体负责每期学习会的组织工作。2020年,学习小组已开展6次专题学习活动。
(一)注重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吸取力量
重点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学习读本,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召开“高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旗帜开启‘四个率先’新征程”专题学习会,组织人事处岳璐领学“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重点篇目,卢鹏飞领学《中国制度面对面》,结合观看《这就是中国》等视频资料作学习分享。
(二)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等经典著作中吸取智慧
学习小组举行“庆祝建党99周年”专题学习会。在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后并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成立过程及重大意义,青年们表示:“近代中国历经屈辱,大批有志之士经过不懈探索和抗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夙愿,作为90后,我们始终要保持心有所信,方能行稳致远。”
(三)注重学习科学家精神筑牢理想信念
学习小组开展了重温老一辈科学家入党志愿书专题学习活动,三位青年分别领学林祥棣院士、陈星旦院士和童秉纲院士的入党志愿书,介绍了老一辈科学家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奋斗史。
(四)注重从中央、院省重要部署中常思大局
在“科教融合”专题,教育基地办公室王智详细梳理了中科院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他谈到,中科院作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在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科技领军人才和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都具备实施“科教融合”战略的基础和优势。院党组深入贯彻落实 “四个率先”目标,提出“科教融合”重大战略,成都分院积极落实院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国科大学成都学院建设,努力探索科教创产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方式,多措并举解决“怎么学”
(一)线上学与线下学相结合
建立微信群,及时为青年干部推送“学习微课堂”,摘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章党规知识,开展常态化教育;开展“阅青春·阅努力·阅初心·阅践行”读习语金句接力线上分享活动,每位小组成员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二)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
分小组按照年度计划,依次组织每月集中学习活动,具体学习计划及经费预算向机关党委请示汇报,每期集中学习前均组织小组成员提前自学相关学习内容,通过读书分享会、荐书会分享自学成果,在集中学习时通过观看视频、阅读经典等安排成员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学习心得,着重以交流研讨与主题发言等互动形式为主。
(三)构建多平台学习渠道
一是与“三级书记讲党课”、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活动相结合,积极为青年党员干部作宣讲辅导、党课报告;二是建立机关职工学习会制度,每月定期开展学习,目前已成功举办5期报告会,分别邀请分院领导、专家学者等作专题讲座;三是开展党性教育培训,组织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红色革命基地开展“锤炼坚强党性”体验式专题培训;四是与“做悦读党员、建书香机关”主题阅读活动结合,打造机关“图书角”,培育共学共建的学习习惯。
学用结合,检验学习成效“怎么样”
(一)政治能力有效提升
总体来看,经过系统学习研讨,青年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形成了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理想信念愈加坚定
围绕学习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等形势政策、时事政治的系列学习,机关青年干部清醒地认识到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
(三)学以致用促进工作
每期学习由承办小组安排2-3位青年干部作主讲人,让机关的年轻人有更多机会站出来、讲出来,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表达能力。同时拓展成果展示渠道,探索组建调研课题组,紧扣工作任务开展学习调研,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小组组织系统学习, 80后、90后逐渐成长起来,已经成为机关不同岗位上的青年骨干力量,发挥着生力军的重要作用。机关青年代表队参加分院团工委举办的“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知识竞赛,荣获系统三等奖;1名青年获得四川省直机关“青年学习标兵”称号,1名青年获得广元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中科院成都分院党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