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武县连续遭受强降雨侵袭。持续暴雨导致县境内河水猛涨、山洪肆虐,塌方泥石流频发,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灾情发生后,平武县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党员群众抗洪抢险,广大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出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组织靠前指挥,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
灾情发生后,平武县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召开防汛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对人员撤离转移、道路通讯抢险、应急物资保障等工作进行部署。县级领导迅速带队到联系乡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各乡镇提前大面积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确保人员无伤亡。县人武部、公安局、武警、消防等部门组织动员全县公安干警、武警和消防官兵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到了防汛救灾工作中。先后派出70余个小分队对通讯、电力、供水、供气进行抢险。
关键时期,需要关键担当。县公安局多次召开紧急会议,贯彻落实上级防汛救灾部署要求,动态研究全警抢险救灾工作。局领导率队深入一线指挥抗洪抢险,与参战干警并肩作战;交警、各派出所干警直抵灾害现场、危险的最前沿,查灾情、拉警戒、排险情、交通管制、转移群众、危险路桥段值守......他们成为雨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用血肉之躯筑起最坚固的“钢铁堤坝”。
龙安镇辖区连降暴雨,警戒水位几度告急,全镇13个村、6个社区受灾,辖区多处道路塌方中断。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成立防汛应急指挥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及时行动,果断决策,有力有序组织600余名党员干部抢修道路、转移撤离、聚沙护堤、清淤除泥,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党员冲锋一线,打赢抗洪抢险“攻坚战”
持续的暴雨让平通羌族乡境内灾情严重,清漪江河水猛涨,已危急到河堤安全,3个场镇大面积进水,情况十分危急。面对严峻汛情,全镇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160名党员干部进入战时状态,驻扎抢险救灾一线,24小时坚守岗位,严阵以待。他们不顾风雨,在沿线河堤、各个地质灾害点开展不间断、拉网式巡逻检查,并有序向平通小学、中学集中安置点转移受灾群众389户1167人。由于及时有效的避让转移,没有出现一起人员伤亡事故。在洪灾面前,全镇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
G247九环东线是跨平武县境里程最长、交通流量最大的重要交通干线,连日的灾情导致该线路多处发生垮方、泥石流,造成道路中断。为确保第一时间抢通道路,县交通局派出由60名党员组成的“先锋突击队”,在沿线率领队伍紧急投入抢险应急作业,确保连接平武与外界的生命大动脉安全畅通。面对山体含水量超饱和,山洪泥石流、边坡垮塌的危险,这一群“逆行者”在道路上无畏奋战,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入汛以来,平武县自然资源局按照“抓早快动”的要求,提前谋划部署,组建6支党员应急巡查队伍,明确地灾重点区域“责任田”,在全县范围内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917处,并逐点落实防灾措施。截至目前,共发布预警信息11523条,组织实施25处地质灾害工程项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践行初心使命,共谱党群同心“鱼水情”
江油关镇沿河区域面积大、防汛战线长、救援任务重,为落实一线防汛力量全覆盖,镇党委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在42个沿岸高危点和灾情易发点建起“根据地”,派出“党员巡逻队”,及时掌握各隐患点、转移路线最新情况,确保受威胁群众安全转移。11日晚,突降的暴雨让10名从外地到江油关镇务工的农民工失去栖身之所,其中有妇女、儿童和婴儿,加之九环线道路阻断,旅客及过往车辆大量滞留,附近宾馆已全部住满,只能四处寻求帮助。党员巡逻队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前往救援,并联系当地小学协调宿舍和应急物资,于当晚将10名受灾农民工全部妥善安置。
针对辖区内道路沿线地形复杂、弯急路窄、汛期易出现交通安全隐患的情况,锁江羌族乡组建起由党员、群众和驻地派出所民警组成的道路巡检队,加大对辖区路段隐患排查和灾情处置,确保群众安全通行。8月20日,锁江羌族乡场镇前往罗家寨的道路多处塌方断道,致使75名游客滞留,物资储备即将耗尽。得知情况后,乡党委带领当地党员群众迅速赶赴一线,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灾情与危险,在高山急流间冒雨抢通搭建出一条“绿色通道”,战胜千难万险,护送游客平安返程。
闻“汛”而动,向险而行。面对灾情,平武广大党员干部火速行动,冲锋在前,全力投入抢险救灾中,发扬不畏艰难、连续作战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本色,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平武县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