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以来,一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席卷全省。在这场60年一遇的严峻“烤”验中,泸州各区县最高气温普遍升至40℃以上,且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减少3到9成,部分地区降雨量已达历史低值,高温、热害、干旱正严重危害泸州农业生产。
灾害倒逼,人民期盼。正值抗旱保秋收工作压力最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先锋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大批农技专家和党员志愿者相继深入田间地头和基层一线,实地调研农业生产及受旱情况,全力指导防旱减灾和安全生产,在民心所盼、群众所需的旱区一线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强烈的为民意识和科学的抗旱手段,带领全市农民群众打响了一场抢水灌溉、科学抗旱、全力救灾的农业抗旱保秋收攻坚战。
8月16日,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廷俊带领局党员专家技术团成员到合江县调研粮油大豆生产和农业抗旱工作。陈廷俊一行深入大豆种植基地,实地查看了大豆长势情况,听取了当地农业抗旱工作开展情况,并就进一步做好抗旱保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充分认识抓好当前抗旱保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坚决打赢抗旱保收攻坚战:一是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定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落实各项抗旱保收工作措施,抓住重点难点,勇于攻坚克难,全力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二是要强化组织保障,加强沟通协调,主动与水利、气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努力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三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发动当地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力量,全力以赴解决高温干旱天气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燃眉之急”,合力抓好晚秋作物生产和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全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8月20日,陈廷俊再次带队深入古蔺县金兰街道、龙山镇、大村镇等镇街农业园区,实地调研高粱、玉米、猕猴桃等受灾情况,并现场查看利民水库等蓄水情况,指导农业生产用水。他要求,要及时总结、运用好此次抗旱保收工作中各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强农业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8月17日,泸州市农业农村局二支部书记张伦德带领支部党员志愿者一道,赴合江县白沙镇调研督导农业抗旱减灾、安全生产等工作,并开展“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张伦德一行前往白沙镇芦稿村,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详细了解、指导抗旱保收、农业安全生产等情况,并深入白沙镇马鹿村,为忙碌在烈日下的农民群众送上“清凉”慰问品,感谢他们为做好抗旱保收工作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叮嘱他们务必做好防暑措施,在高温作业的同时切实保证好自身安全。
8月22日,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康率领局粮油生产发展党员专家技术服务团成员一行,到合江县调研粮食生产及农业抗旱工作。专家组先后深入大桥镇上房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区、望龙镇永定村稻鱼共育基地进行实地走访,实地查看了再生稻长势情况,了解了当地农业抗旱工作情况,并就做好下一步抗旱保收工作进行了安排和指导。
8月22日,泸州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周仁树带领局畜禽养殖生产党员专家技术服务团成员一行,深入泸县生猪生产发展一线,对养殖业主开展抗旱保收生产现场指导,助力提高养殖业主应对旱情、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能力。
截至目前,泸州市农业农村局6个党员专家技术服务团已先后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600余人次,深入全市7个区县开展抗旱保收调研指导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农作物受旱情况,分区域、分类别研究制定抗旱方案和技术措施,同时积极组织各区县农业农村系统开展抗旱保收工作,重点保障灌溉用水和畜禽饮水,努力减轻旱情影响。目前,全市已投入农业抗旱资金6253.446万元,开启抗旱提灌站300余座,移动水泵、水车近千台套,组织灌溉农作物7529.74公顷。
(泸州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