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受连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绵阳市中南部遭遇2007年以来最严重旱情,市水利局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旱灾损失。
一是深入一线解难题。从8月12日起,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党员干部、水利专家共同组成4个抗旱减灾服务指导组,分赴旱情较重的盐亭、梓潼、三台、游仙四地开展抗旱减灾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党组书记、局长马建光等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旱区、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研旱情,了解供水运行、调水保产情况,与水利专家一起分析灾情及旱情趋势,现场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指导人畜饮水和新辟水源、抗旱保苗、防汛值班值守等工作。
二是突出重点抓蓄水。机关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主动担当、认真履责,定期收集各类水利工程蓄水情况,分析当前蓄水总量,并针对旱情及其发展趋势,制定周密系统的抗旱减灾工作方案,采取蓄、引、提、调多项举措,千方百计增加水利工程蓄水。截至8月21日,全市所有水库塘堰蓄水共87347万立方米(含武引灌区蓄水量11000万立方米),可供水量50431万立方米,实现了人畜饮水有保障、水稻等主要大春作物基本灌溉有保障。
三是主动争取强保障。机关党员干部动态收集汇总全市各地受旱情况,及时向局党组汇报。局党组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的汇报沟通,切实做好抗旱减灾保障工作。省水利厅向绵阳支持了抗旱设备机具、渠道疏浚、提水电费、临时劳务费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抗旱人畜供水设施建设等资金。从8月15日至8月25日,人民渠第二管理处向绵阳有关灌区紧急调水705万立方米,其中涪城区310万立方米、安州区100万立方米、三台县295万立方米,支持绵阳抗旱减灾、保灌保粮。
(绵阳市水利局)